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天涯小站 2.0 首页 拾萃 文史阅读 查看内容

先磨:决定欲望主体的欲望客体:解读卞之琳的“断章”

2012-12-30 11:22 AM| 发布者: 星光| 查看: 543| 评论: 7|原作者: 先磨|来自: 小站空间

摘要: “断章”只有四句,浅白易读却耐人寻味,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诗作之一。这首诗自一九三五年发表以来,各种解说一直不断。最初是李健吾的“装饰说”,即装饰隐喻无限的悲哀。接着诗人回应说自己对此并不认可 ...
“断章”只有四句,浅白易读却耐人寻味,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诗作之一。这首诗自一九三五年发表以来,各种解说一直不断。最初是李健吾的“装饰说”,即装饰隐喻无限的悲哀。接着诗人回应说自己对此并不认可,强调在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遂推出“相对说”这一哲理思考。二十一世纪初,张新颖提出“爱情说”,认为卞之琳很早就与沈从文的妻妹张充和有了恋情,这首诗是献给张的,表达了一种苦追苦恋而不得的心曲。清雪和燎原也持这是一首爱情诗的观点,其依据是卞之琳编《水星》文学月刊时,林徽因曾给他写稿。卞之琳写“断章”时,林徽因刚刚刊登了一篇抒写自己心中不如意的散文“窗子以外”。“断章”和“窗子以外”的中心词都是窗子,所以林文和卞诗便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本文则根据拉康“自我是他人的产物”这一学说,说明在这首诗里有一个欲望客体/对象在塑造一个欲望主体,并进一步指出上述几种解读都可以在论点“欲望客体决定欲望主体”当中找到各自合理的影子。

首先有必要确定主体和客体的位置:第一节的“桥上人”(你)是客体,“楼上人”是主体;第二节的“你”是客体,“别人”是主体。虽然在第一行“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时是看风景的主体,但到了第二行诗里,在同一时空中,“你”已骤然变成被“楼上人”凝视的客体。主体“楼上人”的一往情深和如痴如醉都是因为“看你”引起的,也就是说,先有一个欲望客体/对象然后才形成欲望着的主体。本来“楼上人”是在看风景的,由于“桥上人”的出现,“楼上人”的兴趣转移到了“桥上人”那里,客体“桥上人”的存在引发了主体“楼上人”的欲望。

如果说第一节诗是现实画面,属于意识范畴,那么第二节诗则是想象图景,进入了无意识层次:夜幕降临,明月当空,万籁俱寂。作为主体的“别人”正在做一场甜蜜温馨的美梦。而“你”从“窗边月色”景象中的主体,又变成了“别人”梦中的“装饰”,即“别人”梦见的客体。但是,支撑起这个好梦的仍然是“你”。“你”在梦里占据了中心位置,扮演了一个“别人”欲望的施予者的角色,尽你所能满足“别人”的心愿,“你”替别人圆梦,实际上“你”就是梦。主体“别人”的梦里/无意识中充满了“你”的身影和“你”的话语。没有客体“你”,主体“别人”的梦是无法实现的。

欲望总是在他处,在他人身上,主体也总是他在。主体从来不是自然而然、自足自得的主体,而是另一个存在的存在。在主体身上必须有某个外在的东西,这样主体才会从中得到乐趣,才能继续维持主体的自我良好感觉。事实上,个人欲望“为他者所决定”道出了主体(自我意识)的痛苦真相,这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无法摆脱的悲剧性所在。

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李健吾的“装饰说”,因为一个人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装饰”上,命运当然被动悲哀。同理,我们也能够明白卞之琳为自己辩解而侧重的“相对说”,因为诗中确实存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转换。不过诗人在主客体的关系上浅尝辄止,无法深入探究主体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此外,张新颖、清雪和燎原的“爱情说”也仅局限于诗人个人的感情经历,而没有在更宽泛的哲学意义上揭示欲望客体是欲望主体的根本动因。

本文内容由 先磨 提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昨夜雨 2012-12-30 02:31 PM
本帖最后由 昨夜雨 于 2012-12-30 03:31 PM 编辑

哦,想起来了,上一期《非诚勿扰》男嘉宾,一位乡镇干部也朗诵了这首诗。
引用 niv080922 2012-12-31 05:20 AM
觉得这篇是先磨网友的好文。跟他前几篇比,这篇的观点尚能接受。

一直喜欢卞之琳的《断章》,觉得充满抒情和恬淡的美感,觉得“别人”是指楼上人自己。现被此文启发着,也感受到悲剧性和痛苦了,假如这“别人”是指别人的话。

欣赏真是很主观的东西,人家乡镇干部必是没看出悲剧性来。  
引用 云天 2012-12-31 10:55 PM
本帖最后由 云天 于 2012-12-31 11:59 PM 编辑

“事实上,个人欲望“为他者所决定”道出了主体(自我意识)的痛苦真相,这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无法摆脱的悲剧性所在。”
---- 先磨的解读很有意思,读了总受益。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转换”, 新诗中用得很多。 用得好会很出彩。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  “你” 就成了“风景”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你” 是 “梦”
绕口,但读起来有趣,  好玩

先磨,雨站长,那戴了美丽面纱的niv, 新年好!

引用 fancao 2013-1-1 12:25 PM
各位新年快乐!
引用 先磨 2013-1-1 04:41 PM
谢谢楼上各位阅读反馈!祝大家新年平安、健康!
引用 八月风 2013-1-1 04:57 PM
“看风景的人”和“别人”就是一个人吧?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任何一个远远关注着自己所爱的人的人(比如非诚勿扰里面的那个乡镇干部)。

我是把这首诗当爱情诗来读的---诗人心中有个她,但她太美了,是一道很多人都欣赏追求的风景,无法对她表白。这个“她”,就是诗中的“你”。
引用 retro 2013-1-3 04:41 PM
好懂。动物园里的猴子也是这样说的:不知谁看谁。哼,你还得买票呢!

查看全部评论(7)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7 11:27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