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两篇农村拆迁题材的小说。 第一篇是老家面临拆迁移民前,为了能多拿到赔款,“聪明”的大哥在自家的地里移种了很多的苦丁树苗,还把房子的墙移到了檐下。结果政府在计算赔款时,少于三年的树木不算,苦丁树苗白白栽种了。房子从哪里丈量也有一定的规定。房屋丈量后,大哥不确定政府究竟从哪里量他的房子的,于是他带头闹事,当出头鸟,重新丈量时政府严格按照规定,面积反而又少了20 平米,和3万元。为了这三万元,大哥不肯搬迁,几年内到处找管事的机构上访。与此同时,其他的村民也有种树盖房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赔偿,搬到了县城,开始了新生活。大哥没有搬迁,就没钱买房,房子涨价损失了不止五万。大哥愈加心痛这些钱,更坚持要找到负责机构得到赔偿。 另一篇是农村的姐姐家恰好在计划修建的高速公路旁边。几家邻居都想在院子里扩建,可以多拿到十几万的赔偿费。可是村里看得紧,阿姨家开工被强制停工,阿姨阻挠还受了伤。村长的弟弟也住在同一排,但是他没钱盖房。“我”想到一个好主意。联合几家有钱盖房的邻居,借钱给村长的弟弟盖房。村长的弟弟拿到借款,把他哥哥出差一周的事告诉大家。几家都盖了二层小楼,村长弟弟盖了三层楼房。这篇里还有一个故事中的故事,另一个村子的村民集体对抗拆迁,有人坐牢有人受伤。 这些故事令人感叹。各级政府为了眼前利益,不顾子孙后代的生态环境,盲目开发土地资源。农民失去世世代代赖以为生的土地,对于未来的生活没有信心。也有农民的狡猾与顽固,在地产商联合了政府对他们剥削的前提下的近乎于无奈与无赖的自我保护。 |
莫员外: 人太多,且人口密度集中在几个区域。可用于机械化耕作的农田太少。发达地区周边的农村在过去30年生活改善幅度很大。 ...
马骝: 上次回去在广州郊区找墓园时,看到很多村庄里密密麻麻都是只有水泥框架的两三层“楼房”,听亲戚说那是村民们在征地之前赶盖出来的“住房”,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 ...
田农: 虽说是普遍问题,还是挺沉重的。
yuren: 这些都不是小说,而是现实了。我家住哈尔滨近郊,都是这样的。(和城市里的工人比)近郊的农民都是这样发了,那里的土地值钱啊。到土地不值钱的地方,农民就惨了。 ...
Linwood: 两个月前回到故乡,看到乡亲们正在拆废弃的旧房,平整造田。童年时代的玩伴现任村长,前往监工,说是政府按面积补钱。其实,现有的农田都已经荒废。。。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