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天涯小站 2.0 首页 拾萃 文史阅读 查看内容

漫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五)

2012-1-25 02:50 AM| 发布者: 林林| 查看: 647| 评论: 19|原作者: 漫人|来自: 小站空间

摘要: 说完了Pro,再说Con说完了Con,咋呢?俺回家灌黄汤怎么样,咱这个英雄双行体,有点味道吧?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前面说了《明》书的精彩,也说了缺憾,下面该说什么了?那就说说有争议的东西吧。作者在书中说到,有 ...
说完了Pro,再说Con
说完了Con,咋呢?俺回家灌黄汤

怎么样,咱这个英雄双行体,有点味道吧?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前面说了《明》书的精彩,也说了缺憾,下面该说什么了?那就说说有争议的东西吧。

作者在书中说到,有两拨人误国误事,一拨是太监,另一拨是——对啦,言官。

太监这一拨好说,有了魏忠贤这个典型,还有土木之变中的王振,怎么说这拨人误国误事都不为过。

而言官这一拨就不太好理解了,而且按照作者的观点,言官比太监还误事。

为什么?我的理解是太监误事,得有一个前提,就是皇帝昏庸。

土木之变太监王振摊上了个听人摆布的英宗朱祁镇,王太监怎么说,他皇帝老儿就怎么做。王太监说皇上您跟我出去走一遭,英宗就说好我跟你出去溜溜。走到大同听到前面打了败仗,王太监害怕了,要往回撤,皇上说咱们跟着转进啊。王太监说皇上您到我家乡蔚州(今河北蔚县) 走走啊,皇上就说就到你家乡看看。走了四十多里,又怕大军毁坏庄稼,又改道,皇上还是没意见。就这么一路走下去,最后到了土木堡,王太监说就在这儿扎营, 因为还有1000余辆辎重军车没到,离怀来城也就20里。但土木堡地势高,没水。下面的故事就不用讲了,英宗做了蒙古人的俘虏。

魏忠贤魏 太监就更神了,遇上了一位只会也只喜欢做木匠(没说有爱做炉匠的哈)的文盲加白痴天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宫里宫外的事一概不顾不管,一起托给魏太监。天启 皇帝粘的是乳母客氏,而客氏与魏忠贤有一腿。《明》书中说魏忠贤是自己把自己给割了,不是由官方专门干这事的师傅做的。当年想做太监的人太多,所以还不是 什么人都能操刀来一把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当然魏太监是做到了,这就是他出众之处。不管怎么说,魏太监跟客氏打得火热,史上一直怀疑魏太监还有性功能,他 们之间有奸情。本漫窃以为魏太监当年挥刀自宫的时候,只是像阉猪劁狗那样把蛋蛋割了,不像官方师傅那样斩草除根,所以才有后面的故事。不过魏太监能量很 大,因为天启在位,不过短短七年。以前觉得天启年间挺长的,可能是因为听到故事比较多的缘故。但是就是在这短短的七年里,魏太监从众多太监之一,摇身一变 成了九千九百岁公公。但这只是在天启年代,因为崇祯一来,魏公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而言官是官方体制,时刻存在的。言官的工作,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提意见。看谁不顺眼,就参他一本。明朝的言官是很厉害的,尤其到了明末,基本上是知无不言,无知亦言,言无不尽,尽亦有言。总之是逮到就说,不管好坏,不辨是非。抄一段书:

简 单地说,崇祯同志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 得也少,跟老婆困觉较少,只睡五六个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等。

但是言官们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骂还是骂,干正经事的没有。书中又写到:

崇祯同志有句名言:“诸臣误我。”还有一句:“是文臣人人可杀。”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彻底无语。

本文内容由 漫人 提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2-1-26 09:34 AM
漫人: 现在还经常来么?
现在要横跨美国大陆,不常去了。
引用 2012-1-26 09:09 AM
海鸥: 呵呵,在那儿啊,偶以前经常去那儿,一年几次。
现在还经常来么?
引用 2012-1-26 12:53 AM
漫人: 嘘,可不能大声嚷,俺有点怕光。
呵呵,在那儿啊,偶以前经常去那儿,一年几次。
引用 2012-1-25 11:45 PM
海鸥: 你住哪儿呀,一定去!
嘘,可不能大声嚷,俺有点怕光。
引用 2012-1-25 11:40 PM
漫人: 她们住那里,我不是。

不过咱也可以学一回BGG,你来到咱地界儿就请你吃饭。
你住哪儿呀,一定去!
引用 2012-1-25 11:07 PM
冷木: 漫兄所说皆然。我只是针对那一句话发个议论。中国王朝有自己的轮回节奏,从秦至清,没一个过300年,明朝到崇祯同志,也是气数已尽,不是这么亡,就是那么亡,脱 ...
明月也说是大明到了这份儿上,只能以气数已尽来解释了。

明月同志不提老徐,我想不是为了娱乐,而确实是眼界立场观点的问题。有意思的是,俺在这两天重翻《明》书的时候,居然见到了徐光启的名字,但只是一笔带过,说某某人是徐光启的同学。但对徐光启并没有进一步的介绍,也许是因为老徐名声太大,不需要解释了。

引进白薯、土豆,是老徐的另一功绩,《徐光启和利玛窦的400年光辉》那篇文章里也提到了。而且说那年天灾,徐光启种的土豆还是白薯却丰收,帮他还有灾民渡过了难关。

但是明月同志就是不说,打死也不说,绝对不是他不知道这些故事,而是他不愿意说。
引用 2012-1-25 10:51 PM
海鸥: 你们都住湾区?那下回俺去可以一起吃个饭。
她们住那里,我不是。

不过咱也可以学一回BGG,你来到咱地界儿就请你吃饭。
引用 2012-1-25 10:49 PM
漫兄所说皆然。我只是针对那一句话发个议论。中国王朝有自己的轮回节奏,从秦至清,没一个过300年,明朝到崇祯同志,也是气数已尽,不是这么亡,就是那么亡,脱不了王朝兴衰轮回。

你前几贴说到徐光启,很有意思。明月同志不提老徐,要么是主要为娱乐,要么就是眼界问题,要么就是想到后来的国运,不想提起。

徐以及背后西方教士对中国影响太大了,不说别的,就光是引进白薯,土豆,让中国人口终于突破1-2亿这个几千年都没有突破的人口高峰,就是翻天覆地的不得了的变化。李自成同志的造反历史大概都和这个变化有关。
引用 2012-1-25 10:45 PM
漫人: 呵呵,不过是为了添加一点戏剧性效果。

但是书确实很好看,很精彩。而且金凤刚看完,借来就行。
你们都住湾区?那下回俺去可以一起吃个饭。
引用 2012-1-25 10:18 PM
冷木: 崇祯同志那句话说得很皇帝,也很昏君。允许人(比如言官)发表不同意见是对的,要求发表的意见都是“对”的则是错的。 ...
崇祯是个命苦的皇帝,很辛苦的皇帝,也很悲惨的皇帝,但不是一个好皇帝,大明江山断在他手上。但他接手的时候,大明已经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摊子了。他本人又比较偏执,又因为前朝积下的烂事太多,连用猛药,再加上内灾外患,终于没有挺过来。书中有很多故事,我在这里几句话说不清楚。

到了明末,言官发话,基本上为了党争。倒不是崇祯开明,而是明朝的制度就是这样。皇帝不想听的时候可以不听,但整天面对这些,也够烦人的。而且好多事,比如说杀袁宗焕,崇祯未必不知道当事人的无辜,但为了平息外面的舆论,他就不得不做。
引用 2012-1-25 10:05 PM
ms_lt: 崇祯倒是不糊涂。
崇祯是不糊涂,相对于他那个白痴加文盲的木匠哥哥,崇祯简直就是一个奇迹。非常奇怪,天启皇帝小时候的教育整个就给耽误了,但崇祯好像没受什么影响。而且历史记录上,好像在他当皇帝前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做了皇帝以后,心智表现并不差。
引用 2012-1-25 10:02 PM
海鸥: 想知道其他朝代的书有这么好看的吗?
其它朝代?不知道,好像当年明月还没有写。

但是其他人写了,比如说二月河写了清朝的一系列书,康熙、雍正、乾隆,但那是历史演义,和历史还是有一定距离。我看了《雍正王朝》电视剧,是在原书基础上改编的,觉得挺好。
引用 2012-1-25 09:59 PM
六耳: 崇禎是很悲哀....  非常悲哀...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言官是否也在黨爭裡?  

再來, 言官的中立性和現代的媒體比起來, 應該是很具有討論性的. ...
言官理所当然的是党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言官的职责是评议朝政,但言官也是官场的一部分,并不能也没有置身度外,并不中立。恰恰相反,言官的党派性非常强烈。实际上只要看着不顺眼,谁都可以参上别人一本。

但这是官场的言论,民间的言论是怎么回事记不清了,魏忠贤时代是绝对不能乱说的。但其他时候,好像比较开放,比如说《西游记》就是明朝时候写的。

是的,我觉得作者的这个观点很值得讨论,尤其是在现代要求开放党禁和言论自由的大背景下。
引用 2012-1-25 09:35 PM
星光: 看你说道“彻底无语”,我倒乐了!    

这书有意思,看来还应当找来看看。
呵呵,不过是为了添加一点戏剧性效果。

但是书确实很好看,很精彩。而且金凤刚看完,借来就行。
引用 2012-1-25 10:46 AM
崇祯同志那句话说得很皇帝,也很昏君。允许人(比如言官)发表不同意见是对的,要求发表的意见都是“对”的则是错的。
引用 2012-1-25 10:42 AM
崇祯倒是不糊涂。
引用 2012-1-25 10:16 AM
想知道其他朝代的书有这么好看的吗?
引用 2012-1-25 09:29 AM
崇禎是很悲哀....  非常悲哀...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言官是否也在黨爭裡?  

再來, 言官的中立性和現代的媒體比起來, 應該是很具有討論性的.
引用 2012-1-25 02:02 AM
看你说道“彻底无语”,我倒乐了!   

这书有意思,看来还应当找来看看。

查看全部评论(19)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7 07:01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