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完了Pro,再说Con 说完了Con,咋呢?俺回家灌黄汤 怎么样,咱这个英雄双行体,有点味道吧?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前面说了《明》书的精彩,也说了缺憾,下面该说什么了?那就说说有争议的东西吧。 作者在书中说到,有两拨人误国误事,一拨是太监,另一拨是——对啦,言官。 太监这一拨好说,有了魏忠贤这个典型,还有土木之变中的王振,怎么说这拨人误国误事都不为过。 而言官这一拨就不太好理解了,而且按照作者的观点,言官比太监还误事。 为什么?我的理解是太监误事,得有一个前提,就是皇帝昏庸。 土木之变太监王振摊上了个听人摆布的英宗朱祁镇,王太监怎么说,他皇帝老儿就怎么做。王太监说皇上您跟我出去走一遭,英宗就说好我跟你出去溜溜。走到大同听到前面打了败仗,王太监害怕了,要往回撤,皇上说咱们跟着转进啊。王太监说皇上您到我家乡蔚州(今河北蔚县) 走走啊,皇上就说就到你家乡看看。走了四十多里,又怕大军毁坏庄稼,又改道,皇上还是没意见。就这么一路走下去,最后到了土木堡,王太监说就在这儿扎营, 因为还有1000余辆辎重军车没到,离怀来城也就20里。但土木堡地势高,没水。下面的故事就不用讲了,英宗做了蒙古人的俘虏。 魏忠贤魏 太监就更神了,遇上了一位只会也只喜欢做木匠(没说有爱做炉匠的哈)的文盲加白痴天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宫里宫外的事一概不顾不管,一起托给魏太监。天启 皇帝粘的是乳母客氏,而客氏与魏忠贤有一腿。《明》书中说魏忠贤是自己把自己给割了,不是由官方专门干这事的师傅做的。当年想做太监的人太多,所以还不是 什么人都能操刀来一把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当然魏太监是做到了,这就是他出众之处。不管怎么说,魏太监跟客氏打得火热,史上一直怀疑魏太监还有性功能,他 们之间有奸情。本漫窃以为魏太监当年挥刀自宫的时候,只是像阉猪劁狗那样把蛋蛋割了,不像官方师傅那样斩草除根,所以才有后面的故事。不过魏太监能量很 大,因为天启在位,不过短短七年。以前觉得天启年间挺长的,可能是因为听到故事比较多的缘故。但是就是在这短短的七年里,魏太监从众多太监之一,摇身一变 成了九千九百岁公公。但这只是在天启年代,因为崇祯一来,魏公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而言官是官方体制,时刻存在的。言官的工作,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提意见。看谁不顺眼,就参他一本。明朝的言官是很厉害的,尤其到了明末,基本上是知无不言,无知亦言,言无不尽,尽亦有言。总之是逮到就说,不管好坏,不辨是非。抄一段书: 简 单地说,崇祯同志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 得也少,跟老婆困觉较少,只睡五六个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等。 但是言官们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骂还是骂,干正经事的没有。书中又写到: 崇祯同志有句名言:“诸臣误我。”还有一句:“是文臣人人可杀。”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彻底无语。 |
漫人: 现在还经常来么?
海鸥: 呵呵,在那儿啊,偶以前经常去那儿,一年几次。

漫人: 嘘,可不能大声嚷,俺有点怕光。

海鸥: 你住哪儿呀,一定去!

漫人: 她们住那里,我不是。![]()
不过咱也可以学一回BGG,你来到咱地界儿就请你吃饭。

冷木: 漫兄所说皆然。我只是针对那一句话发个议论。中国王朝有自己的轮回节奏,从秦至清,没一个过300年,明朝到崇祯同志,也是气数已尽,不是这么亡,就是那么亡,脱 ...
海鸥: 你们都住湾区?那下回俺去可以一起吃个饭。

漫人: 呵呵,不过是为了添加一点戏剧性效果。![]()
但是书确实很好看,很精彩。而且金凤刚看完,借来就行。

冷木: 崇祯同志那句话说得很皇帝,也很昏君。允许人(比如言官)发表不同意见是对的,要求发表的意见都是“对”的则是错的。 ...
ms_lt: 崇祯倒是不糊涂。
海鸥: 想知道其他朝代的书有这么好看的吗?
六耳: 崇禎是很悲哀.... 非常悲哀...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言官是否也在黨爭裡?
再來, 言官的中立性和現代的媒體比起來, 應該是很具有討論性的. ...
星光: 看你说道“彻底无语”,我倒乐了!![]()
![]()
这书有意思,看来还应当找来看看。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