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诺曼底阵亡人数)对于盟军算是个大数字,但与斯大林格勒相比,只是一个零头。如果没记错的话,仅仅一场战役,三个月,斯大林和希特勒各拼掉了上百万。整个二战,苏联死了2800万人,平均7人中死一个,老芦说二战欧洲基本是苏德打的,不为过。
日本想动苏联,但关东军被朱可夫从蒙古赶出去了,好象是三六年的事。
当然,日本的主要目标不是苏联,西伯利亚没什么油水。连中国都不是主要目标。日本真正上心的,是印尼。那有什么呢,有石油。这也是日本突袭太平洋舰队的真正目的,因为太平洋舰队阻拦了日本与印尼之间的输油航道。
同样是石油,让希特勒放弃入侵英国,转向东方入侵苏联;列宁格勒围而不攻;四一年底在莫斯科受挫之后,无心恋战;四二年春夏挥师南下,经斯大林格勒入高加索山,目标就是里海边的大油田。斯大林格勒这刺眼的名字,让希特勒欲罢不能,拼掉了王牌第六军上百万,如果斯大林格勒不叫斯大林格勒,希特勒也许就也会围而不攻,集中兵力占领油田,若果真如此,美国也只能干瞪眼无回天之力了。
再看看北非,隆美尔为啥在沙漠里跟英国鬼子斗?土耳其已经跟德国,土耳其与隆美尔之间,只隔着埃及和巴勒斯坦,如果全线贯通,又是一条进里海的路。当然,那时还不知道波斯湾有石油,不然,希特勒的北非战役,就是一箭双雕了。所以,美国在诺曼底登陆之前,先杀进北非,帮英国人把这条石油之路先堵死。
有人说,二十世纪的历史,是用石油写的,虽然脱不了历史唯物论的窠臼,但还是有道理。
想看更多内容,请进论坛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