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 大团的资金(The Great Ball of Money) (续)
急剧增长的货币所造成的一个现象就是资产泡沫遍布整个经济体。 下面是百度对资产泡沫的解释: 定义: 资产泡沫是指资产价格中不能被基本面(如现金流、折现率等)因素所解释的部分,其对现实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与通货膨胀的区别: 通货膨胀为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得过程;而资产泡沫则是某种资产的市场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向上偏移过程。根源上看,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是过多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的结果;资产泡沫是由于不符合经济现实的买卖行为导致的资产价格高估。 计量上看,通货膨胀关心的当期一般物价水平和前期一般物价水平的差别;资产泡沫关心的是资产的市场价格水平和同期资产理论价格水平之间的差异。从效应上看,通货膨胀时期居民普遍感觉到财富减少;而资产泡沫的出现则往往会使居民感到财富增加的虚假感觉。 在前面的例子中,茅台的价格就是一个资产泡沫的现象。 根据刘剑锋的介绍,自从他开启了第一次茅台拍卖会,短短几年中,全国出现了一百多家白酒拍卖行,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1-2家。 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竞争,刘剑锋开始计划把生意朝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有一阵,他计划收集一万瓶竹叶青,然后找个电子交易所上市,让投资者像炒股票一样炒这些竹叶青。 他的这个想法来自于一些硬币炒作市场的操作。 从2009年的四万亿救市开始,类似这样的边缘市场就在中国遍地开花。 全国出现了几百家电子交易所,供投资者交易各种商品,从中药到白酒,也有像泛亚那样的稀有金属。 天津有个交易所曾经把几张中国山水画上市,变成艺术证券(art security),让投资者以股份的形式,而不是整张画为单位来交易。 结果不到两个月,价值就上涨了1000%多。 随后被上级监管部门盯上,泡沫就爆掉了。 如洪水漫灌似的新货币和新资产,不但催生了上面那样新的边缘市场,同时也给现有的市场带来灾难。 中国的股票市场在2015年股灾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涨了150%。 2015年的股灾中,有大约3万亿美金($3 trillion)的资产从账面上蒸发。 中国大城市的土地价格也涨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债券的价格,也在16年到17年初被抬高,而按常规,债券的价格在经济的下行期应该是下跌的。 甚至连商品期货市场也受到了这些投机资本的影响。 2016年的某一天,钢筋钢期货(rebar-steel futures)的交易额足够把埃菲尔铁塔翻建178,000遍; 另一天,棉花期货的交易额足够给全世界所有大人小孩做一件牛仔裤。 外国媒体把这股四处流动的庞大资金称为“the great ball of money”。 中国的高层并不是看不到这样的危机。 2016年中,人民日报头版在一个“权威人士”的访谈中提到:我们应该放弃依靠货币增长来刺激经济增长。 文章还提出要密切关注金融机构的传染性风险。 也就是一个局部的震荡会引发全面的危机。 中国还从未有过金融危机,很多国内外的专家都认为,在中国现行的体制下,不太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 但是,除了庞大的货币和资金额,还有很多现象都显示着金融系统的问题。
北方明珠,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完成之后(2018)将有565米高,比美国的最高楼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还要高出27米。 但是,它在中国只能排名第五。 在它之前有武汉绿地中心,上海中心大厦,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和天津117大厦。 两年之后,如果位于苏州的中南中心按时完工,北方明珠将退至第六位。 中国的各大城市都在竞相建超高的摩天大楼,全世界最高的大楼,10座有7座在中国。 但是如果历史可以告诉我们什么,那么这些高楼大厦,与其说是盛世的号角,不如说是危机的凶兆。 在历史上,最高摩天楼的建筑常常出现在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夜。 这关系可以追溯到1873年。 当年最高,142英尺的纽约公平人寿保险大厦(Equitable Life Building)刚刚完成,长达5年的长期萧条(Long Depression)就爆发了。 在那一次经济危机中,十几家美国铁路公司破产。 第二个是美国的帝国大厦和克莱斯勒大厦。 当1929年大萧条爆发时,这两幢楼正在建设当中。 第三个是吉隆坡的双子楼,大厦在1997年竣工,当时亚洲金融风暴正在横扫东南亚。 最后一个是世界最高楼,迪拜的哈里发塔,当2009年迪拜金融危机发生时,它正在建设中。 (这里有一篇更详细的中文解释: https://finance.qq.com/a/20171102/043474.htm ) 单单建世界最高楼还不是危机的唯一信号,在同一时间,建很多幢世界级摩天楼,这才是危机更准确的信号。 就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中国正在建的摩天楼,有25幢高于帝国大厦。 在世界前100幢最高楼里,55幢在中国。 当作者2014年去沈阳时,有5幢300米以上的高楼正在施工中。 一个建筑师告诉他,还有13幢正在设计中。 两年后,沈阳所在的辽宁省陷入经济危机。 更有甚者,中国的摩天楼常常出现在最令人想不到的地方。 传统来说,摩天大楼都会建在最繁荣的商业大都市,比如纽约,芝加哥,香港,和迪拜。 但今天中国的摩天大楼会出现在一些最穷省份的省会,比如合肥(在建世界第19th最高楼),和南宁(在建世界16th最高楼)。 其实很难准确地解释为什么摩天楼和经济危机有这样的关系。 在长萧条,大萧条,亚洲金融风暴,和迪拜危机之间,唯一的共同点是在它们之前都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繁荣期。 在摩天大楼身上,折射出经济生态中两个潜在的有害因素,而这两个因素,在长期繁荣的末期,常常越发明显,那就是:傲慢(hubris)和过量的钱财。 钱当然很重要,因为摩天楼的建造非常非常的昂贵。 傲慢,是因为经过长期的繁荣,人们盲目地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所以他们愿意投巨资,为未来几年增加最顶级的办公楼。 简而言之,摩天大楼并不直接造成经济危机,但它们显示着金融机构愿意贷巨资给那些在经济高峰期过分的自信,又怀着公然投机心理的公司和投资项目。 而就是当这种信用和投机互相纠缠的状态,开始蔓延到经济的其它区域时,事情开始向糟糕的一面转化。 (待续)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