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 错位玩具岛(Island of Misfit Toys)(续)
在中国,因在理财产品中损失了钱财而到政府或监管部门抗议的事件越来越多。 你常可以看到人们打着“还百姓血汗钱”的横幅在政府机构门前抗议。 总的来说,那些投资基本上没有政府的直接介入,比如由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创建的理财产品‘日金宝’。 当泛亚在2015年陷入兑付危机,投资者的资金无法取回,而政府又未能救助时,成千上万的人到交易所的注册地昆明,和上海北京的证监会门口抗议。 还有人把抗议活动延续到了海外,在香港,在推特上寻求外媒的帮助。 有人甚至劫持了交易所的主席,把他扭送了公安局。 泛亚是一家稀有金属交易平台。 2011年由云南地方政府批准并发起成立。 它所交易的都是一些现代工业中非常重要但用量又很小的稀有金属。 作为一个融资平台,它所开发的‘日金宝’是一款与‘余额宝’类似的理财投资产品。 下面是我从网上找来的介绍。 该产品为投资者提供资金受托(资金借出),投资者认购后,相当于把钱提供给泛亚平台上的融资客户,投资者收取利息,融资客户支付利息。 与余额宝不同的是,泛亚平台上的融资客户所融资金用于平台上有色金属品种如铟、铋等的购买交易。根据规则,融资客户可以用20%的自有资金,加上资金借出方(“日金宝”投资者)80%的资金购买有色金属,而平台将融资客户购买的有色金属全部质押给投资者。 虽然泛亚有这样的操作,但对于“日金宝”投资者而言,并不与有色金属交易发生直接关联。“我们只是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至于融资客户购买有色金属的盈亏,与我们无关。” 那些‘日金宝’的投资者对稀有金属的交易和风险毫无兴趣,就只想坐收年收益高达13.68%的回报,因为产品的广告词基本上就在许诺‘零风险’ 。 (‘日金宝’的宣传材料: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5578 ) 当‘日金宝’的神话破灭时,360亿的资金收不回来。 泛亚并不是一家国营企业。 但投资者认为“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 政府要归还百姓的血汗钱”。 泛亚的广告在各级政府的电视节目上播放,‘日金宝’在银行与其它的银行理财产品一起销售。 这一切都让人们相信‘日金宝’应该是有政府担保的。 在西方的市场经济中,人们会同情那些在投资或旁氏骗局中损失了钱财的人,但不会赞同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助那样的投资损失。 高回报理应伴随着高风险。 一个许诺14%年收益,又吹嘘没有风险的投资明显是一个骗局。 但在中国,买者自负的原则似乎不存在。 投资公司是不是国营的似乎也没有区别,只要国家批准它经营,允许它从百姓手里集资,那么国家就该‘管着它’,为它承担某种责任。 泛亚投资者的诉求在中国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认为国家对所有主流金融机构都担负着一定的责任。 在中国一个债券违约了,就会有人出来安慰债券持有者,保证大家的钱依然安全。 同样一个信托资金出了问题,信托公司也会尽量想办法补上投资者的钱,虽然信托公司并没有书面的义务这么做。 当理财产品出了问题,很多时候投资者都不会知道,银行都悄悄的把坏账消化了。 甚至像刘雁南这样的P2P平台,都觉得要为每一笔投资交易找一个第三方担保。 总之,投资者们常常觉得投资都是安全的,而金融机构也会为了维持信用而尽力弥补损失。 如果说美国金融系统的潜在问题是有些银行太大而不能倒,那么中国金融的问题就是再小也要救。 但是,这一切依然不能解释为什么银行和影子银行要不停地贷出那么多钱,特别是当它们还要为每一笔坏账负责地时候。 主要的原因是,银行认为它们的贷款都有一定的保障。 那个保障就是每一笔贷款背后的抵押物。 有人说,中国的银行实质上就像一个华丽的当铺。 它们的贷款并不基于对方公司项目的盈利可能性,而是抵押资产,大部分时间是房地产。 几乎60%的银行贷款都是以房产为抵押。 同样,信托公司和其他理财产品公司也经常要求相当于贷款额2-3倍的抵押资产。 如果一个公司无法还贷,银行就会接收再出售它的抵押资产来弥补损失。 如果一个公司没有那么多的抵押资产,它可以找第三方担保。 有时母公司为子公司担保,有时地方政府属下的国营企业为地方私企作保,更有时,两家不相关的公司也会建立某种契约为彼此担保。 总之,资产抵押和第三方担保是金融系统为自己设计的安全网。 这个安全网主要建立在对政府的两个假设上。 第一是政府会持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二是政府会保证楼市的价格持续稳定上涨。 只要房价不跌,银行手中的抵押资产就会保值。 只要经济持续地增长,那么大家都不会需要用到抵押资产和第三方担保。 但是,如果经济开始下滑,那么这张安全网地问题就会慢慢显现。 至今为止,北京都把房价维持得很好。 但是对很多国营企业的贷款来说,银行即使手里握着抵押资产也不可能把国企的资产变现。 而本来应该是给予银行安全性的担保,却因为过于复杂和重叠的担保关系,反而是把大家都和危险绑在了一起。 一个原本独立的违约事件,因为层层担保,反而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地区性的危机,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 当然,或许这一切都不会是问题。 即使经济的增长放慢,即使房价下跌,大家还是坚信北京最终不会坐视不管,政府一定会想办法救市。 可是,巨额的银行贷款,加上日益复杂和膨胀的影子银行,越来越给这种信念笼上层层疑云。 既要保持高速增长,又要托住房价不倒,还要随时准备救市,北京的能力就有点像这金融系统本身一样,看似一天比一天脆弱。 (待续) |
拙林: 好啊,等你的介绍。

panda: OK, here is one
https://www.amazon.com/House-Trump-Putin-Untold-Russian/dp/152474350X

拙林: You didn't pick this one for me, why should I ?
panda: you pick a book, I will see what I can do

拙林: 北京和华尔街都值得写,都值得了解。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我介绍了写中国的,接下来你介绍本写华尔街的,如何? ...

panda: 说中国崩溃的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我看就别瞎等了,还是找找华尔街,美国的系统出了什么错吧。不然越等中国人越有钱,等那天醒来就晚了...

阿理郎: 美国历史上银行系统造成重大经济危机不止一次,近期的就有1980年代的Savings & Loans问题,2008年的次贷问题.中国的金融管理完全听命于政治需要,这是一颗定时炸 ...
拙林: 还没有。 我没有公众号,如果用云笔记那样的工具分享出去,也怕发不出去。 上次影评都发不出去,我到现在都不知为何。 ...
滨州: 美国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区别巨大。
从监管角度看,美国的银行是层层监管,极难造假;中国的银行是层层造假,造假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样说中国的银行是因为我有 ...
阿理郎: 这里至少有一个本质的不同:美国银行的董事会及行政部门不必听命于(地方)政府,只贷款给他们相信有还贷资质的公司,而无须考虑救国有企业的命。 ...
拙林: That doesn't make it any less problematic.
拙林: 还没有。 我没有公众号,如果用云笔记那样的工具分享出去,也怕发不出去。 上次影评都发不出去,我到现在都不知为何。 ...
panda: 中国的银行实质上就像一个华丽的当铺。
I think same as american bank.
老齯: 不知道林MM有没有把读书笔记放在自己的moments上连载,有的话,国内是什么反应?
panda: 中国的银行实质上就像一个华丽的当铺。
I think same as american bank.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