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天涯小站 2.0 首页 拾萃 文史阅读 查看内容

拙林:【读书笔记】中国的巨债长城 (6)

2018-8-23 08:52 AM| 发布者: 星光| 查看: 888| 评论: 10|原作者: 拙林

摘要: 第四章 - 土地和房产土地和房产是个大话题,本身足够写一本书。 把它浓缩在一章里,让摘要和概括变得更难。 这一章的内容涉及很广,虽然不是很深。 作为畅销书,这一章的作用更像是关于中国地产经济的一个科普,是 ...

第四章 - 土地和房产


土地和房产是个大话题,本身足够写一本书。  把它浓缩在一章里,让摘要和概括变得更难。 这一章的内容涉及很广,虽然不是很深。  作为畅销书,这一章的作用更像是关于中国地产经济的一个科普,是在前面四章基础上必然要到达的一个话题。


在这个话题的开头,依然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作者写了一个姓杨的普通农民,如何失去他的土地,如何与开发商斗争,如何遭毒打受伤,如何走上上访之路。  这样的故事过去已经读过很多,我在这里就一笔带过,不再赘述了。 不过,这么具体的例子,这么生动细节的描写,对美国的普通读者来说应该还是很震撼的。  在这个故事中,人们可以看到法制的缺失,和对私人财产权利的践踏。


这一章的内容可以简单地分为‘地’和‘房’。  


  • 土地


首先介绍了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  在所有中国为了引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作的政策妥协中,土地公有制是中国最不能也不愿放弃的一个核心理念。  所以,在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在城市,人们拥有的只是对土地和房屋的使用权。 1988年,通过修宪,中国政府允许了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买卖。  这次修宪,在维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帮助政府获得了当时急需的建设资金。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来自公共设施的落后,那时的中国,在电力,水力,道路,桥梁,码头,机场,等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很多外资企业的要求,而政府又太穷,没有资金在短时期内大力地投资这些基建。  赵紫阳在香港和人谈及此事,一个香港的地产商就对他说“你们政府有土地,怎么会没钱呢?” 当时赵紫阳听了很困惑,不知道这两件事怎么连在一起。


历史上,法国的奥斯曼在19世纪著名的巴黎改造工程中,就用了征收私人土地的方法来资助改造工程。  当时拿破仑三世给予了奥斯曼征用任何一条新的街道两边土地的特权,奥斯曼用低价征收了大道两边的土地,等大道和地下管道铺好后,又以高价卖给开发商,获得的利润又投资到下一期的改造工程。  


中国的做法和奥斯曼有相似之处,但中国更多的是征收了农民的土地。 据初步统计,在十年的时间里,土地被征收,房屋被拆迁的人口大约为6500万,相当于整个英国的人口。  虽然这个政策给无数人带来了痛苦,但它确实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福利。 从2009到2015年,金融海啸后的七年中,中国政府通过买卖土地,一共集资了22.01万亿(trillion)元。  相当于把整个曼哈顿的土地卖了2.5次。 每年中国政府从买卖土地获得的利润占年收入的三分之一,相当于美国政府要卖足够的土地来支付整个军费开支,加上整个社会安全基金的开支。


这个征收变卖土地的政策帮助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赵紫阳时期落后的基础设施变成了如今让全世界羡慕的焦点。  许多外国人把这一变化看作是中国经济体制优越性的一个表现,但殊不知,它靠的就是一次大规模的土地买卖。It was made possible solely by the one-time privatization of a state asset.  如果要靠纳税人来负担,那些巨大的基建工程则完全没有可能完成。


但是,这个特权一再地被滥用,地方政府把卖地的收入当成免费资金(free money),随心所欲地用来建各种面子工程,不考虑真实的需求。  更糟糕的是,地方政府对这部分钱已经产生了依赖,上了瘾。 仅2014年一年,地方政府从卖地获得的收入是2001年的31倍。 现在地方政府最大的恐惧是无地可卖,特别是那些山区和沿海土地资源有限的地区。   如今,还可征收的土地离城市中心越来越远,所以建新城新区就成了一个变通之道,把学校,医院,及政府部门迁移到新区,空出市中心的土地,卖更高的价钱。


用卖土地的钱投资大的基建工程,原本是萧条时期刺激经济的一种方法。  这种刺激本来应该是暂时的,经济复苏后就该停止。 但中国的经济刺激从来没有停止过。  大量的土地买卖,和大量的基建项目成为中国经济的日常。 当经济下滑,土地买卖的减少,会让经济雪上加霜。  原来的兴奋剂就变成了泻药。


如果土地的买卖可以维持繁荣不衰竭,那么一切就不会有问题。  但是这样的愿景正在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在土地买卖的核心,那个从一开始就给这一切提供了繁荣和活力的东西,就是下一节的主题: 房子。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8-8-24 07:33 PM
拙林: 你是想问作者在书中具体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还是问这个“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本身是怎样一种具体的形式?  

如果是前者,书里没有深入拓展开来讲,如果是后者, ...
这个链接不清楚。我记得好像在80年代末有过所谓的包产到户,农民称为又一次土改。难道我记错了?
引用 2018-8-23 04:00 PM
拙林: 书里写到的杨姓农民不能算typical的钉子户,他被拿走的是农田,没有强拆的房子。
我的意思是说中国土地是公有,但私人的使用权应该也是很大,很有保障,所以才能够有钉子户
引用 2018-8-23 03:58 PM
拙林: 美国的土地是私有,农民自己说了算,怎么得出中国的形式更好?
美国地主才有地。一般农业工人没有地。你看过 mice and men吗?
引用 2018-8-23 02:03 PM
panda: 应该不是村长说了算。如果是全村人投票,那这个民主比美国的投票有用多了
美国的土地是私有,农民自己说了算,怎么得出中国的形式更好?
引用 2018-8-23 01:10 PM
应该不是村长说了算。如果是全村人投票,那这个民主比美国的投票有用多了
引用 2018-8-23 01:07 PM
拙林: 你是想问作者在书中具体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还是问这个“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本身是怎样一种具体的形式?  

如果是前者,书里没有深入拓展开来讲,如果是后者, ...
大概我也百度过。
引用 2018-8-23 08:28 AM
panda: 钉子户是怎么一回事?
书里写到的杨姓农民不能算typical的钉子户,他被拿走的是农田,没有强拆的房子。
引用 2018-8-23 08:20 AM
panda: 在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是怎么一回事?要卖土地是村长说了算还是要投票?
你是想问作者在书中具体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还是问这个“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本身是怎样一种具体的形式?  

如果是前者,书里没有深入拓展开来讲,如果是后者,下面这个链接可以回答一个大概:

http://wiki.mbalib.com/wiki/%E5%86%9C%E6%B0%91%E9%9B%86%E4%BD%93%E5%9C%9F%E5%9C%B0%E6%89%80%E6%9C%89%E6%9D%83
引用 2018-8-23 02:07 AM
钉子户是怎么一回事?
引用 2018-8-23 02:05 AM
在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是怎么一回事?要卖土地是村长说了算还是要投票?

查看全部评论(10)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7 02:35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