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天涯小站 2.0 首页 拾萃 文史阅读 查看内容

拙林:【读书笔记】中国的巨债长城 (3)

2018-8-15 06:55 AM| 发布者: 星光| 查看: 787| 评论: 0|原作者: 拙林

摘要: 第三章 - 僵尸企业在每个主题的中心,都会有一个具体生动的例子。 被作者用来解释国企的例子是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简称“二重”)。 开篇对位于四川德阳的二重基地的描写像极了贾樟柯的电影《24城记》。 二重也 ...

第三章 - 僵尸企业


在每个主题的中心,都会有一个具体生动的例子。  被作者用来解释国企的例子是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简称“二重”)。  开篇对位于四川德阳的二重基地的描写像极了贾樟柯的电影《24城记》。 二重也是在五十年代从东北搬来四川的。  它的历史很好地展示了新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历史。


借助二重这个例子,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几个特征。


首先,大型国企在国家发展策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近年来,国企成为在世界上体现中国国力的标志。 国企也是政府用来投资大型国策性项目的工具。  它们帮助政府在国际上收买矿产,输出基建项目,在“一带一路”这样的外交战略中起着重要的工具作用。 但在这个过程中,常常被忽略的是它的代价。 国企在国际上的大肆购买通常意味着它们要在投标中付出比西方竞争者高出很多的价钱。


在本身的发展上,以二重为例,作者揭示了国企在生产和发展决策中的不科学性,因而造成极大的浪费。  二重花了20亿人民币生产出了世界上吨位最大的“heavy-press forge”,但技术上却不是最先进的。 而且这个最大的forge,至今没有被很好的利用,因为中国并没有这方面真正的需求。  在技术创新方面,国企的文化常常是保守而阻碍创新的。

“Biggest forge in the world, but it’s not the most advanced”.   

“China’s smaller forges - like the more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40,000-ton forge launched in Wuhan a year prior to Erzhong’s  - are capable of producing anything the Chinese military or industry currently requires.”


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一些state-owned corporations,美国也不除外。  但中国的国企是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讲到中国的国企,有这样一组数据: 中国有近150,000个国营企业,规模和性质五花八门,几乎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  有些基层的国有企业甚至包括了旅游和游乐场这一类的公司。 这些大大小小的县级,市级,省级,中央级企业,表面看来没有什么共通点,但实际上,它们唯一的共通点就是举债。  国企贡献了全国经济总产量的25%和1/5的就业,但它们霸占了全国企业贷款的60%。


“According to the consulting firm McKinsey, between 2007 and mid-2014, China’s companies – both state and private companies combined – went from owing $3.4 trillion to $12.5 trillion, a faster buildup than in any other county in modern times.  The faster debt accumulates, the harder it is to find productive place to invest it, which means that the volume of bad loans rises, and with it the risk of crisis. At the end of 2015, Chinese firms had borrowed debt equivalent to 163% the size of its economy, up from 120% at end of 2011.  That was higher than South Korea (105%), the United States (71%), and Germany (52%). ”


有人会问,反正是国营的企业从国营的银行拿钱,不就是从左口袋换到右口袋吗?  把银行和国企的balance sheet 一合并,坏账不就消失了? 但问题是,那些不是国家的钱,不是国家直接给企业的拨款,它是千千万万老百姓存在银行的钱。  正因为企业的贷款不是政府的直接拨款,而是从银行的贷款,而且所谓‘国有’也不是说国家会替企业向银行还债。 当越来越多的公司不能按时还债时,坏账聚集在银行系统。 总有一天,政府需要’bail out the system’。  当那一天来临,中国的政府能够有的选择,也不会超过历史上所有面临过同样困境的政府。 它可以让公司和银行破产,这意味这失业和退休金的消失。 它也可以增税和发放政府债券来’bail them out’,这实质上是把债务分摊给了社会。  它还可以让通货膨胀来消化银行坏账,这就会让公民的储蓄缩水。 无论如何,肆意生长的银行坏账,最终会给社会带来沉重代价。 而中国所谓的制度优势,并没有让债务的清理变得比其他国家容易,而是让这种清理的推迟变得容易。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政府要去维持那么多负债累累的国营企业呢?


首先除了前面提到的大型国有企业的工具作用,国企有别于私企的一个特征是它的员工都是当地居民,有的甚至全家几代人都为一个工厂工作。  二重养着数目庞大的退休工人,很多人还住在工厂附近,旧时分配的公寓里。 如果国企大批裁员,解散,或关闭,那些工人没有地方去,就会上街,到政府部门闹事。  相比之下,私企的很多职员都是外地游民,他们一没工作就必须离开这个城市。 所以,当维稳成为地方政府第一要务时,维持国有企业的生存就有了政治上的意义。


僵尸企业常年没有利润,靠举债生存,但只要它还开工,还有部分的产量和销售,地方政府就可以获得销售额的25%作为‘value-added tax’。  这成为地方政府极力维持亏损企业,不惜逼迫银行向其贷款的另一个原因。


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二重在上海股市上市一年后被迫退股,2013年被重组,与中国国机集团(Sinomach)合并。   各级政府变着花样给国营企业输血,维持它们的生存。 所以基本没有准确的数据可以统计中国到底有多少僵尸企业。


政府不停地给国企输血,提供各种补贴,从北京的角度来看是支撑一些对国家重要的行业,比如汽车钢铁等。  但这样的政策到了地方,就变成地方政府彼此竞争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后的的结果远比养几个不盈利的企业严重,那就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和金融债务问题。


湖北省十堰是二汽(后来也叫东风汽车集团)的发源地。  60年代建厂时,因为预防苏联的袭击,把厂址选在了武当山下的山沟沟里。  后来东风搬去了交通发达的武汉。 这让曾经的汽车之城十堰面临成为一座废城的危险。  十堰的领导认为造成这种局面,让十堰在招商引资方面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缺乏可利用的工业平地。  于是,2007年,市政府通过一项发展计划,开山,从周围的山地里开出400平方公里的平地,相当于十堰老城区的2倍,用做招商引资的工业用地。   让十堰的领导引以为豪的是,VOLVO汽车公司在和东风的合作中,把厂址选在了十堰。 十堰用开得白乎乎光秃秃的山丘换来了一座VOLVO汽车厂。


中国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相互竞争,是促成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原因。  中央政府放权给地方,初衷是让地方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但到最后,对投资的竞争成了零和游戏,一个地方的得就是另一地方的失。  而在吸引投资的方式上,大家都用了相同的模式。 工业用地成为政府补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十堰的经验远非孤例,很多内陆山地城市选择了同样的模式,沿海城市则开始围海造田。


“As a result, China’s urban footprint has a disproportionately high ratio of industrial land.  Generally speaking, in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industrial land might take up 10% to 15% of a city’s area.  In China it’s about a quarter, and in some cities it’s even more.”

“Yet the sad reality is that much of this industrial land sits idle.  China is littered with industrial parks that are underutilized or almost entirely empty.”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除了招商引资,还表现在对自己地方企业的保护。  这增加了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商业和贸易壁垒。 地方的政府,法院,和监督部门都会对本地企业和外地或外资企业以区别对待。  经济学家张维迎指出,当中国在国际上为‘free trade’摇旗呐喊的时候,它不应该忘记自己国内更需要‘free trade’。


政府补贴降低了工厂的运作成本,轻易可得的银行贷款使得国企在不盈利的情况下还可以开支散叶。  四川德阳的二重,也受着地理位置的限制,过去为了国防的隐蔽性搬到了四川,现在却离大部分的客户太远,运输成了负担。  于是,严重亏损的二重竟然在江苏镇江造了第二个基地。 不幸的是,造完不久日本海啸和核泄漏事件发生,使得全球的核电站建设都慢了下来。  这给二重的主要产业带来重创,镇江的新二重基地几乎成了一座废城。


政府补贴,区域性保护政策,和对僵尸企业的维护,以上三个因素造成了中国很多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已经生产了世界过半的钢铁,但它只占了中国钢铁产能的70%。 中国一半的钢铁企业是亏损的。 中国铝的产量是美国的13倍,是全球供应量的一半。  在其鼎盛时期,中国的造船厂生产了世界40%的船只。 但是,按照中国自己的统计,中国有21个行业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其中包括了钢铁,铝,水泥,造船,发电设备,太阳能板,建材,纺织,造纸,石油冶炼等等。


21世纪以来,中国很多行业的飞速发展是源于中国的城镇化发展。    然而,就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建了过多的工厂,中国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过度发展的。  一旦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慢下来,它会让已经负债累累产能过剩的行业雪上加霜。 下一章,作者就要带我们看看在城镇化过程中被制造出来的那些‘鬼城’。


(待续)


最新评论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7 02:45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