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天涯小站 2.0 首页 拾萃 文史阅读 查看内容

观天下:道德经分析 19 譬道之在天下也

2017-9-15 09:54 PM| 发布者: 星光| 查看: 618| 评论: 2|原作者: 观天下

摘要: 道德经分析 19 譬道之在天下也2017年7月19日注:我将在一个章节的详细注解以前先给出一个简单的整体译文。读者先得到一个整体思想以后,会发出一些思考和疑问,比如“为什么这样解释?为什么和通行的解读不一样?” ...
道德经分析 19 譬道之在天下也
2017年7月19日

注:我将在一个章节的详细注解以前先给出一个简单的整体译文。读者先得到一个整体思想以后,会发出一些思考和疑问,比如“为什么这样解释?为什么和通行的解读不一样?”。这样,繁琐的详细注解就变得更加有趣易懂了。

在第10节《两枚“江海”简》中我把通行本第32章的“譬道……”句与第66章“江海所以……”章合并为《江海章》并解释了原因。下面就是《江海章》的简单译文:
譬道之在天下也:用一个比方来解释道在社会中的作用
犹小谷之与江海:就好像小河与江海高低差的作用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是众河之王
以其能为百谷下:因为它们处于所有的河流之下
是以能为百谷王:所以它们成为众河之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君主如果在前面带领百姓
以身后之:他就应该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百姓的后面
其在民上也:如果他站在百姓的上方指挥百姓
以言下之:他就应该用谦卑的语言请求百姓
其在民上也:这样,他指挥百姓时
民弗厚也:百姓不会像厚重的石头一样指挥不动
其在民前也:他带领百姓时
民弗害也:百姓不会埋怨他给自己太多的利益

天下乐进而弗厌:百姓因此而喜欢他、推崇他,不会讨厌他
以其不争也:因为他不为自己争夺权位和利益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社会里没有人能与他争夺

第一句:“譬道之在天下也”

“天下”特指人类社会,比如历史上中国把国家称为天下。天下不能和天地混淆,天地特指自然界。“道”在《老子》中有两个含义。在自然界中,道是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中,道是君主领导社会的方法。讲自然规律时,老子主张顺从道。讲领导方法时,老子教导君主如何领导社会。

“之”在这里不是虚词,“道之”的意思是“道的”,指道的一种属性。根据本章的整体含义推断,这个属性是道的作用。所以“道之在天下”的意思是“道的作用在社会中”,即“道在社会中的作用”。

“譬”就是譬如,打比方。为什么老子要打比方呢?因为他要用比喻来解释“道在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在“譬”后加一个逗号就更清楚了:“譬,道之在天下也”。其译文是“打一个比方,道在社会中的作用……”。这表明老子是在给一个君王解释如何领导社会。

第二句:“犹小谷之与江海”
老子是内陆人,没有见过海的可能性极大。江应该是他见过的最大的水面。但是他还是写到了海,这说明他听说过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比江大得多的水面。这表明3000年前中国的内陆和沿海之间是有密切的交流的。

“谷”指两山之间的山谷。山谷中必然有一条溪流或者河流,因为雨水从两边的山坡流向中间的低地。小谷就是小溪、小河。“小谷之”意为“小谷的”,指小谷的一种属性,这里指小谷的位置。

“与”用来连接其前后的物体,表示前后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本章后面讲江海低于小谷,所以这个关系就是小谷与江海之间的高低差。“小谷之与江海”的译文应该是:小谷与江海之间高低差的作用。

“犹”表示犹如,相似。“犹”字接应前面“譬”字提出的“打一个比方”。“犹”字引出的比方就是用小谷与江海之间高低差的作用来描述道的作用。“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的译文应该是:打一个比方,道在社会中的作用,就像,小河与江海之间高低差的作用。

这句话开启了后面关于君王应该把自己摆放在低于百姓的位置,就像大海低于小河一样。如果有人对我把通行本第32章的“譬道……”句与第66章的“江海所以……”章合并为《江海章》还有怀疑的话,本节的注解从语言逻辑上也证明了“譬道……”句确实应该位于“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之前。在通行本中,“譬道……”句与第32章没有任何语言逻辑关联,孤零零的位于结尾,很不合理。因此,解读古籍一定要搜寻章节语言的逻辑关联。因为语言是一个逻辑链条,严密的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古籍章节的准确含义,还有可能纠正历史上由错简和抄写等引入的错误。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7-9-15 10:43 AM
轻风:   
  
引用 2017-9-15 09:17 AM
  

查看全部评论(2)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7 01:13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