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天涯小站 2.0 首页 拾萃 文史阅读 查看内容

拙林:【学习笔记】 走出中世纪 (4)

2015-2-9 06:57 AM| 发布者: 星光| 查看: 527| 评论: 3|原作者: 拙林

摘要: (三)十四世纪的佛罗伦萨 意大利的北部城市密集,乡村少,贵族的势力弱,所以和大部分的欧洲相比,它基本是个城市社会(Urban Society),受封建制和骑士精神的浸染少。商业文化充满人们的生活,普通人受教育的 ...

(三)十四世纪的佛罗伦萨

 

意大利的北部城市密集,乡村少,贵族的势力弱,所以和大部分的欧洲相比,它基本是个城市社会(Urban Society),受封建制和骑士精神的浸染少。商业文化充满人们的生活,普通人受教育的比例高,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也多。  13世纪开始,佛罗伦萨和其他北部大城市一样,常常沦陷在政治的动荡和社会变革之中。  当时最主要的矛盾是教皇和神圣罗马皇帝之间的权力之争。  教皇派的城市和皇帝派的城市连续内战,一个城市内,教皇派的和皇帝派的争夺城市的领导权,甚至在街上械斗,出现“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混乱局面。

 

1115年起,佛罗伦萨就是一个共和国。  13世纪的佛罗伦萨是教皇派的城市,支持罗马教皇。  教皇派虽然一度在1260年失去对佛罗伦萨的控制,于1310年又夺回了政权。  佛罗伦萨的银行就在这段时间成为罗马教廷的御用银行,给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  这样的繁荣一直延续到1338年,英法百年战争之初,黑死病到来之前。  那一年,两个在伦敦的佛罗伦萨大银行,Bardi Peruzzi借了巨款给逐渐陷入战争泥潭的英国国王,结果国王赖帐。  两大银行最后遭遇倒闭的命运。  这个事件引发了佛罗伦萨的经济depression,加上随之而来的黑死病,带走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人工和生产成本瞬间上升。  而欧洲整个纺织品市场又陷入萧条,佛罗伦萨因此进入长达一百多年的经济萧条期。  有历史学家称,和人们一般的想法相反,萧条的经济实际促进了文艺复兴。  人口的剧减使得财产聚集,工商业的萧条又使得很多投资风险太高,资金没有去处,人们开始投资在文化和艺术领域。

 

也在13世纪,传统贵族的势力在佛罗伦萨被摧毁。  佛罗伦萨的贵族拥有城外的土地,常居住在城内。  他们虽然人数比工商阶层的人少,但总认为自己是理所当然的掌权者。  贵族的纨绔子弟在大街上决斗闹事,妨碍别人日常做生意不算,还不把法律放眼里。  有点像清朝的八旗子弟。  大行会的巨头们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恶化,终于在1282年,佛罗伦萨的七个大行会设法通过法律,规定政府官员必须是七大行会会员。  到了1293年,又通过一个法律规定贵族不得加入行会。  这样正式把贵族排挤出了城市的领导层。  不久,贵族被赶出城市,佛罗伦萨最终成了工商阶层的天下。

 

毛纺织业是佛罗伦萨的主要工业。  几乎1/3的人口都服务于这个工业。  同时又有80多家银行,300多家分行在全欧洲范围内协助毛纺织品的进出口。  它发明了类似中国银票或支票一样的“Bill of Exchange”,来帮助长途贸易。  在毛纺织业中,大大小小,错综复杂的行会是这个工业的组织形式。  七个由大老板和银行家组成的大行会(The 7 Great Guilds),以及14个小行会,每个小行会只负责生产中的一个步骤。  行会的分工和薪水都有严格的规定,法律还规定没有商业活动可以脱离行会擅自进行。  通常一个作坊只有主人(或称师傅)是行会的会员,他手下带几个徒弟或工人,作坊一般都在主人家的楼下。  这种行会的结构影响到佛罗伦萨的方方面面,它的政治社会结构完全是它经济结构的一个反映。 

 

佛罗伦萨是个政治非常活跃的地方。  它的传统是努力让权力分散在多数人手里。 虽然现实常常与此相反,但当时人的思想是反对独裁的。  它名义上是个共和国,但现实中常常沦为寡头政治。  比如文艺复兴最辉煌的时期就是Medici(美第奇)家族掌权。  尽管如此,市民的政治参与还是很广泛,每年差不多有一千多人在政府工作,因此带来日常生活中很多政治的辩论,竞争,选举等等活动。  这和当时欧洲的内陆地区很不同。  传统的封建制中,生活在领主土地上的农民是没有什么政治概念的。 对中世纪广大的欧洲农民来说,在政治中争取世俗的利益是件sinful的事。

 

赶走了贵族之后,佛罗伦萨的社会结构不再取决于世袭或血缘,而是由个人的财产决定。  高居社会顶端的是大银行主(如美第奇家)和大工厂主。  他们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统治圈。 但没有了传统贵族和他们的骑士部队,佛罗伦萨也没有发展起自己的常备军。  14世纪动荡的政治中,它遭遇了很多次危机。  不得不依靠雇佣军来保卫自己和平息一些内部的动乱。  其中两次成功地依靠南方的国王和外部的贵族打赢了外敌,但第三次,在1340年的经济萧条中,它又请来一个外部的贵族来平息城市的暴动。 结果事过之后,那个贵族贪恋权力,赖着不走。  最后是好几年血腥的内战才把外人赶走。  这个事件使得佛罗伦萨的人对寡头独裁很反感。后来美第奇家族掌控佛罗伦萨的时候,通常是在幕后操作,而不担任实职,表面还维持了共和国的框架,这都与过去的这段历史不无关系。

 

到了14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卷入了一场和教皇的战争,失去了银行特权,使得萧条的经济雪上加霜。  由于工厂主企图通过政府冻结工人工资的提升,引发了大规模的底层工人暴动。  最后由梳毛工组成的行会控制了城市。  这个短暂的底层政权维持了4年,后来大行会联合起来用lock out,不给梳毛工工作,切断他们经济来源等手段击垮了这个政权。  1382年,大行会又重回权力中心。

 

1382-1434年,Albizzi家族控制了佛罗伦萨的政治。  这段时间,人文主义在佛罗伦萨开花。  同时,佛罗伦萨经历了两次和米兰的战争,最后于1425年输给米兰。  不久,Albizzi家族失势,Cosimo Medici掌权,开始了美第奇家族的第一个专权时期,直到1498年佛罗伦萨被法国国王攻占,他们被赶出了佛罗伦萨。  美第奇家族再一次回到佛罗伦萨是1512年,借着他们家出了一个美第奇教皇的光,戴着Duke的头衔重回佛罗伦萨的权力中心。  而一个贵族宫廷的出现则标志着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的基本结束。

 

讲完了佛罗伦萨的历史和文艺复兴的背景,我们就可以回过头去看看文艺复兴的创始者和几个人文主义的先驱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和贡献。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5-2-10 11:47 AM
阿理郎: 再次感谢拙林的启蒙。有两个即时的感想:

“和人们一般的想法相反,萧条的经济实际促进了文艺复兴。”
中国面向平民的杂剧兴起于元朝,国画水平更是在元朝臻于 ...
元朝文化艺术上的繁荣,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文人阶级不能做官,而统治阶级又不懂文化,所以才有了发展的条件。
引用 2015-2-9 10:17 PM
再次感谢拙林的启蒙。有两个即时的感想:

“和人们一般的想法相反,萧条的经济实际促进了文艺复兴。”
中国面向平民的杂剧兴起于元朝,国画水平更是在元朝臻于巅峰。宣讲马列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人,从不提及这两个史实。

“1282年,佛罗伦萨的七个大行会设法通过法律,规定政府官员必须是七大行会会员。”,“日常生活中很多政治的辩论,竞争,选举等等活动。”
欧洲有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又有中世纪罗马共和国的民主,看来欧美国家的现代民主与他们的文化传承是血脉相连的。而中国人几千年来信奉孔孟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迄今习惯等级制度,难怪民主进程举步维艰。
引用 2015-2-9 12:12 PM
很有意思!要是早点读到就好了,我在那里看了medici宫殿,对这个家族的变迁很有兴趣

查看全部评论(3)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7 02:53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