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天涯小站 2.0 首页 拾萃 文史阅读 查看内容

柮林:【学习笔记】走出中世纪 (1)

2015-2-1 06:07 AM| 发布者: 星光| 查看: 558| 评论: 9|原作者: 拙林

摘要: 这两年一直在补欧洲史。 离上次的中世纪笔记已经一年多了吧。 这次围绕文艺复兴再记一些,陆陆续续放在这里,和有兴趣的朋友分享。(一)High Middle Ages (1000 – 1300 AD) 欧洲的中世纪有点像我们的西周,是封 ...
这两年一直在补欧洲史。  离上次的中世纪笔记已经一年多了吧。  这次围绕文艺复兴再记一些,陆陆续续放在这里,和有兴趣的朋友分享。

(一)High Middle Ages (1000 – 1300 AD)

 

欧洲的中世纪有点像我们的西周,是封建制。  土地被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掌握在能打仗的武士骑士手里。在中世纪,有两样东西从中国传入欧洲,以木架为底座的马鞍(solid-treed saddle)和马镫(paired stirrups)。  这两样东西使得马上作战成为可能。学者认为传入的最早时间大约在8世纪,但一直到11世纪,欧洲的骑士仍在过渡阶段。  我们一般人印象中的中世纪骑士要到11世纪以后才普及。  从西罗马沦陷的公元476年之后5百年是欧洲真正的Dark Ages  文献记载很少,连流传下来的有名的神学家都没有。  哲学史上,最后一名罗马哲学家Boethius(波爱修斯480-524)之后就是十一世纪的Anselm(安瑟伦 1033-1109)。

 

公元1000 – 1300被称为High Middle Ages  中世纪的最高成就都集中在这段时间。 哲学/神学方面有Anselm(安瑟伦1033-1109),Abelard(阿伯拉尔1079-1142),和 Aquinas (阿奎那1225-1274)。文化上有第一批大学的建立(University of Paris at 1200 AD),和亚里士多德的文献传入欧洲。  大事件有诺曼底公爵攻占英国(1066 AD),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 AD),攻占并血洗耶路撒冷(1099 AD) 1187年又被穆斯林首领Saladin夺回),和英国的大宪章(Magna Carta at 1213 AD),等等。 

 

这段时期,有两个方面值得提一下。  一个是中世纪的社会结构,简略地说叫Feudalism(封建制)。  另一个是中世纪的意识形态(Ideology),称为Chivalry Code(骑士精神)。    

 

封建制指的是中世纪人和人之间一个纵向的人身依附关系(lord and vassal)。  那个时候一个武士要成为马上作战的骑士,他所需要的马匹,盔甲,训练都非常昂贵。  基本上需要他脱离生产成为一个闲人才有可能。  一个侯爵或国王,需要一个随时能结集起来的骑士部队,办法就是赐那些武士土地(英文称为fief,开始时只赐土地的使用权),当时货币非常稀缺,相对土地非常便宜。  一个武士得了一块土地和上面的几家农户,就可以维持一个骑士所需的费用。  他对领主的责任就是在有打仗需要时自备武器出征。  这有点像烽火戏诸侯时的情形。

 

这种结构在后来的发展中问题越来越大,本来只给使用权的,后来变得收回很难。  本来不可传代的,后来传代变得越来越普遍。  传代之后,若传的是未成年的孩子或女儿,领主就得不到战时应有的服务。  本来一个骑士只能对一个领主效忠,后来骑士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土地到处效忠,结果就会产生利益冲突。  如此种种,问题很多很多。  但有趣的是,欧洲竟然没有出现中国春秋战国时所出现的情形,他们的情况是土地越来越分散,国王的权利越来越弱。  但没有出现诸侯兼并最后走向中央集权的情形。  可见他们的封建制和我们的还是有很大区别。  具体为什么,我现在毫无线索,可能是个有趣的课题,供以后有机会再研究。 说这个课题有趣,是因为日后当法国诺曼底公爵成为英国国王后,他把大片原英国贵族的土地赐给了随他而来的法国贵族。  使得这些贵族变得财力权力都很大。  到了亨利二世,当亨利做出一系列为所欲为的事后,这些贵族就起来倒逼亨利接受一个限制国王权力的章程,这个章程就是大宪章  由此更可以看出秦始王对中国历史的走向是多么关键。

 

骑士精神的提倡源于一种教化野蛮武士的企图。  中世纪的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层或群体。  负责打仗的是贵族,负责祷告的是教士,负责生产的是农夫。  早期中世纪贵族之间的争斗不断,完全是蛮族的风气,能读会写的只有教士。   教士为了教化这些蛮族,试过各种办法,最后Chivalry Code以文学小说等等形式,慢慢深入人心,成为骑士的理想人格。  虽然现实中的骑士和这些理想人格还有很大距离,但骑士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被普遍接受。  这个概念有点像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君子概念,成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目标。  在现实中,也成为一种具体的行为约束和一个社会阶层的行为标志和衡量标准。


喘口气。。。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5-2-3 11:03 PM
阿理郎: ”由此更可以看出秦始王对中国历史的走向是多么关键。“

秦始皇实行的”郡县制“与周朝的”封建制“是对立的。我不了解欧洲的”封建制”,不知道那里的“王”有 ...
这些比较是很loose的。 Lord & vassal之间是一种类似契约的关系,一种物和服务的交换。  中世纪的monarch中,国王和贵族更像是partner关系。 这在以后会慢慢改变,宗教改革之后,很多地方会出现absolute monarch,国王就有了绝对权力。 这里面有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我的理解,这个时候的骑士,或这个关系中的vassal,不是lord统治的对象,而是把土地分给他们去管理。 在分出去的土地上,vassal是很独立的。  这就比较像周朝的诸侯了。

另外,效忠lord也是骑士精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是帮助保护弱者。 最后还有对女士的忠诚。  Chivalric romance 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引用 2015-2-2 11:23 PM
”由此更可以看出秦始王对中国历史的走向是多么关键。“

秦始皇实行的”郡县制“与周朝的”封建制“是对立的。我不了解欧洲的”封建制”,不知道那里的“王”有多少军队(警察)、官吏,为何不能控制骑士?

另外,从我的直觉出发,我觉得“骑士精神”可能更接近中国夏商周时代的“贵族精神”。儒家的“君子”,首先要“忠君”,“小儒规规焉”,哪里敢搞什么“宪章运动”?不过我没有什么史料作证据。
引用 2015-2-2 07:48 PM
赞一个! 谢谢分享。
引用 2015-2-2 06:05 PM
漫人: 语法上有点问题哈,那几个数字读起来有点别扭:

“大事件有诺曼底公爵攻占英国1066,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攻占并血洗耶路撒冷1099”

那个数字,应该是年吧。 ...
好主意。 谢谢。
引用 2015-2-2 04:57 PM
语法上有点问题哈,那几个数字读起来有点别扭:

“大事件有诺曼底公爵攻占英国1066,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攻占并血洗耶路撒冷1099”

那个数字,应该是年吧。那么要么用括号,诺曼底公爵攻占英国(1066),要么写前面,1066年诺曼底公爵攻占英国。
引用 2015-2-2 10:21 AM
xcr: 赞!写得很好!如今能够静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很少了。你不简单!

提醒一下,有个小typo: lord and vassal。
谢谢,改了。
引用 2015-2-2 08:56 AM
好看,期待下篇。。。

欧洲的很多地方,都有长而复杂的历史,一会儿归法国公爵,一会儿归德国骑士管。。。
引用 2015-2-2 12:37 AM
赞!写得很好!如今能够静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很少了。你不简单!

提醒一下,有个小typo: lord and vassal。
引用 2015-2-2 12:07 AM
骑马那事,应该是从匈奴传到欧洲的。匈奴在东方,但不是汉族,其实不应该算中国。

查看全部评论(9)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7 01:23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