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本来该接着写《醉酒·金庸》的,但得补补课,有些细节记不清,所以就得先放一下。回头再来写。前面也说了要写古诗词的,本来的想法是写好了一并发出来,发现要写的东西比较多,因为涉及的诗词较多,还是分成段子写吧。 山色有无中 欧阳醉翁在《朝中措·平山堂》中,有句名句“山色有无中”,见下: 朝中措·平山堂 作者:欧阳修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尊前 通:樽) http://so.gushiwen.org/view_71912.aspx 在龙榆生编的《唐宋名家词选》有注: 【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三】 艺苑雌黄云:送刘贡父守维扬,作长短句云:“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平山堂望江左诸山甚近,或以谓永叔短视,故云“山色有无中”。东坡笑之,因赋快哉亭,道其事云:“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取醉翁语:‘山色有无中’。”盖“山色有无中”,非烟雨不能然也。 扬州有个瘦西湖,平山堂就在那里。上面的一段话就是平山堂离江左也就是江东的山近得很,看得很清楚,不至于到了时有时无的地步。所以苏东坡才笑欧阳修,说“山色有无中”是烟雨杳杳时才能看到的景色。要不,到了今天,雾霾也行吧? 可词的第一句明明是“平山栏槛倚晴空”,也就是大晴天啊?没有烟雨,没有雾霾。那怎么讲?所以后人的解释是醉翁眼睛不好,近视,就是看近处的山,也是有无之中。 我说啊,不对不对,实在是误导。词中明明给足了原因,怎么都视而不见? 怎么讲?不是说了么,“一饮千钟”。都喝了一千钟了,还有不醉的?接下来两句,“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行乐行什么乐?喝酒之乐呀。不见太白语:“行乐须及春”么!“尊前看取衰翁”,尊通樽,就是酒杯,都喝得衰了,也就是瘫了,还不叫醉?醉翁醉眼朦胧,看什么都是恍恍惚惚,山色那还不是有无之中啦? 皆因未及醉翁之醉境,而不能体会醉翁之心境也。 古人误我! 附: 苏轼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http://so.gushiwen.org/view_49384.aspx 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http://so.gushiwen.org/view_70862.aspx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