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天涯小站 2.0 首页 拾萃 文史阅读 查看内容

荞麦:魂兮归去于凤至

2014-5-24 08:01 AM| 发布者: 星光| 查看: 1401| 评论: 23|原作者: 荞麦

摘要: 偶见网友转文,关于于凤至(见下面链接)。我起了异样的感慨。 于凤至的隐忍,是爱丈夫吗?或只是囿于旧礼教而恪守所谓妇道? 旧道德折辱了多少女人啊。张将军既然不爱于凤至,于应以走为上。男人在衣香鬓影中风流 ...
偶见网友转文,关于于凤至(见下面链接)。我起了异样的感慨。

于凤至的隐忍,是爱丈夫吗?或只是囿于旧礼教而恪守所谓妇道? 旧道德折辱了多少女人啊。张将军既然不爱于凤至,于应以走为上。男人在衣香鬓影中风流快活,却撮一个大老婆守空房,其残忍跟殉葬有一比了。她如果没钱走不脱,也罢了,但她是富家女,不幸被旧礼教画地为牢。

张学良将军的政治功过不论,作为丈夫形象,让我想起聊斋句子,“有婿如此,不如为娼”。

不免联想到最近我近距离接触的一对夫妇,简称A和B,是我从没交往过的类型。A和 B都是“老初一”的,中学同班,他学习好、相貌好、作大队长;她美丽、欢快、在少年宫习提琴。他们互相喜欢于是约会,这在那时是不多见的。后来A下乡,B留城,男女朋友关系仍然继续。可是到A抽调回城当了工人的时候,B却跟他断了,明确告诉他说:我不能一辈子跟个当工人的。盖B没和下乡时的A断,是因仍怀了希冀 - 他日后有个好前途。A很爷们,B不跟他好了,他也没缠她,但从此落下失眠症。彼时他们班另一个下乡的男生被推荐上了大学,B就跟这人好了。到恢复高考时,A考上了大学,B又回头跟他重修旧好。她常到学校送饺子五的,A负气,把饺子都给同学吃了。渐渐他淡忘了旧事,爱她如初,饺子就自己吃,不再发给别人。

我和这对夫妇多年前有一面之识。略听说她覆水重收的故事。最近的零距离接触,我对B又有了新的认识。晚饭后和他们夫妇闲聊,B竟主动提到她当初甩了A的事。令我惊异的是,她毫无惭色,仿佛挑选个有出息的男人是可以不论时态、天经地义的。她说,一听说A考上大学,她就知道自己会回头找他。我问,“那你怎么和你当时的男友解释的?”她说,“那还不容易,我就说性格不合”。B说A很聪明,他在她跟当时的男友(同班被推荐上大学者)去看电影的路上截住他们,“使我不能再脚踩两只船”,她毫没跼促,兼面有得色。说起A的大学往事时,B笑道,“我要是能上大学(注,她没考上),我就随便扒拉,那我就扒拉不到你了”,她指着A说。又说她最佩服邓文迪。

B的无愧很令我好奇,于是我和她独处时没客气,问她说,“你不觉得你当初甩了A是很势利的吗?”她理直气壮回我,“别跟我谈爱情,我不相信爱情!我就信钱...” 她复有得色,说,“A说我冷血;我就是要拿经济作尺”,她用手比量着,“量量他,要是他符合我这尺寸,我就找他,否则免谈”。夫妻日久,A有时对她态度不好;“唉,反正有钱,我还能白挨骂么”,她解嘲说,告诉我A在她银行账号里放了500万。她且说起她的“大奶”经历,她 handled 得很漂亮,令我佩服不已。正因为她的出发点不是爱情,她才能处理得那样理智冷静。

电视剧里或道听途说的拜金者,虽然很多,终是抽象。现在具体的人在眼前,简直匪夷所思。回看我自己的脑袋心胸,我推崇的,是这样的画面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题外的话:我在面对自己内心的丑陋角落时,是无比懊恼的。正因为如此,我欣赏B的性格,那种毫不遮掩的直率,是很独特的,好象旷野里的灼灼狼眼,自然而冷静,绝不自戕。与其对峙之下,我发觉,我内心深处检视来检视去的挣扎,实在是很蠢的。大千世界,想太多会累死。别想了!怎么活得坦然,怎么活得无愧,去行就是了!)

先不去臧否别人的价值取向。我从他们夫妇的故事里,倒嗅出一点这个世界无情的法则来了。比如A,他虽对B图他前程而非他本人这一点不满,却仍被她吸引,欲罢不能,这才一边堵截B和前男友,一边排斥B送的饺子。这情形,不是不惨烈的。他爱她吗? 还是她肥圆的屁股连同她直率的无情,更激起他作为男人本性的征服欲来了? (题外的话,男人在他们的游戏里酣战,应该派个于凤至在旁边爱得伟大吗?您看不见于凤至的脚骨根根折断,竟说她的绣花鞋雅致呢。哲人说,“爱的悲剧便是无回应的爱”,说的是男女之爱。魂兮归去于凤至。)

泱泱中华,Street smart过人的女子星罗棋布,她们拿“经济”当座标,头脑冷静,载算计载“扒拉”,和张将军那样的男人相得益彰,直如《莎菲女士日记》里的骄纵男 - “我不要作君子,我要作沙叱利”!时代不同了,张将军般强横的男人,不可能再遇到画地为牢的闺秀,但可能遇到更多算计和扒拉的B。你可以拿于凤至去照拜金女,但你用谁去照张将军? 张将军和B一族,在无序的旷野里打成平手,将军得了屁股,女人得了孔方。所以世界还是和谐的,大哥张将军别挑二哥不是于凤至。

还好世上不独有大哥二哥,还有过了多年仍旧相亲相爱的夫妻。我注意到,这样的夫妻有个共性,那就是,他们尊重彼此的感受,他们的爱是相互的,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他很宠我,我很爱他”,这样的心声,让身边的朋友感动不已。所以世界还是美丽的,我告诉自己别再去分析和探究不同道的人,省得本来就懵懂的心神更加混乱。

http://smallstation.net/home.php ... o=blog&id=21193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ms_lt 2014-5-23 05:26 PM
本帖最后由 ms_lt 于 2014-5-23 06:20 PM 编辑

切中时弊写得太好了! 中华传统对女子的压榨和凌辱就世间少有了,且不说那三从四德,裹小脚,于凤至就是钉在画屏上的凤凰早就死定了,她自己一无所知,甚至心甘情愿。这位B女士也时应时而生的豪杰怪胎了,邓文迪是相当受美国人鄙视的,该是华女的耻辱,现在天朝又动物凶猛,怪兽猖獗了,长长的扭曲的历史和当今!

好犀利的文笔!
引用 阿理郎 2014-5-23 09:05 PM
国内近十多年,岂止男女之间,就是同胞手足,乃至母女,为了财产(特别是住房),翻脸成仇,又何在少数?男婚女嫁,哪家不是先把经济账算得一清二楚?A,B的行为,正合时代潮流。谓予不信,《非诚勿扰》不是一幕一幕地展示给大家看了么?
引用 fanghua 2014-5-24 01:02 AM
身边有几个“objective oriented " 的人,真的得到了她们所要的。她们的现实,经常让我看得一愣一愣的!

也有个朋友的先生,他的大儿子是前一个婚姻里生的,到了孩子快十九岁时,才知道原来那孩子根本不是他的,当前妻被质问时,她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帮我的儿子找个好爸爸,有什么不对?”
引用 八月风 2014-5-24 07:46 AM
先看到另一篇转文,大赞于凤至是真正的痴情女子,看了心里堵得慌。看到此篇文章,心里的淤塞被疏通了。特喜欢这一句:您看不见于凤至的脚骨根根折断,竟说她的绣花鞋雅致呢。畅快淋漓啊。

同意文章结尾的感慨:世界还是美丽的。不过对于普通人的婚姻和爱情,没有笔者的乐观。于凤至之类实属凤毛麟角,B之类的也是极端了,我们大部分的普通人,是在两者之间吧,有时候偏一面多一些,或者在某件事情的处理上偏某一面多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被感动,去憧憬,也不妨碍我们祝福自己:祝你幸福。
引用 荞麦 2014-5-25 09:01 PM
阿理郎 发表于 2014-5-23 10:05 PM
国内近十多年,岂止男女之间,就是同胞手足,乃至母女,为了财产(特别是住房),翻脸成仇,又何在少数?男 ...

《非诚勿扰》上的人都假模假式,只看过一集。也许是被从前看过的《非常男女》比的。

“男婚女嫁,哪家不是先把经济账算得一清二楚?”  
你没见过裸婚的?
青梅竹马的根基,也审时度势、择 “优” 没商量? 你觉得正常?你真敞亮。
引用 语婷 2014-5-27 03:56 PM
剖析透彻写得好!
引用 语婷 2014-5-27 04:15 PM
于凤至和赵四都爱张学良。
从这两个女子的角度看,她们都是爱情至上的。张学良甚至也是爱情至上了。
只是于凤至不幸运,始终没有得到自己追求的爱情。
引用 王木木 2014-5-27 08:44 PM
本帖最后由 王木木 于 2014-5-27 09:46 PM 编辑
语婷 发表于 2014-5-27 05:15 PM
于凤至和赵四都爱张学良。
从这两个女子的角度看,她们都是爱情至上的。张学良甚至也是爱情至上了。
只是于 ...



语婷好,

被您评说“张学良甚至也是爱情至上了”, 花花公子他死而无憾矣。
这篇文章说 “有婿如此,不如为娼”, 但还称他将军,我说“有将军如此,不如逃兵。”




引用 语婷 2014-5-27 11:13 PM
王木木 发表于 2014-5-27 05:44 PM
语婷好,

被您评说“张学良甚至也是爱情至上了”, 花花公子他死而无憾矣。

不好意思,我的话让琳兄愤懑了?

有关张学良的文字有很多,有的把他捧到天上,有的把他踏在脚底,我个人觉得标签他为“花花公子”有点缺乏发展的眼光了。张学良当花花公子时,还是个少不经事的富二代。

作为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不仅有钱有权,还英俊潇洒有作为,他在自己青春年少时追求女性也好,寻找真爱也好,玩乐其间也好,都是出于一个年轻人的秉性,探索或放纵。但是自从年仅二十多岁的他结识了赵四小姐后,竟然从此踏实成熟和稳定,宁愿顶住所有的压力,接受任何条件,做一切努力,坚持和真爱的人在一起生活,而且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恩爱70年. 这样的忠贞不渝和坚守,对任何人都是十分难得可贵的,对象他那样有钱有权有地位的人,更如此。。。(当然,软禁50年是不是也对他的忠贞有帮助,也说不好。。。

所以我的确觉得,于凤至,赵一荻和张学良,他们三个都不容易,都是敢为真爱付出一切,承担一切的那种人。只是于凤至可怜,没能真正拥有她爱的人。

引用 语婷 2014-5-27 11:35 PM
语婷 发表于 2014-5-27 12:56 PM
剖析透彻写得好!

看来我需要补充说明一下了。。前面说荞麦分析得透彻主要是指对她那朋友B和A。

说到于凤至,荞麦开始问:“于凤至的隐忍,是爱丈夫吗?或只是囿于旧礼教而恪守所谓妇道?”这本是一句自问话,但从她后面紧接的评述看,她是偏向于相信于凤至对丈夫已经没有真爱了,所以才会质疑于凤至为了恪守妇道而将自己画地为牢。

但我并没有偏向于荞麦的结论。我对于凤至的理解是,她始终爱着张学良,虽然中间有怨恨,有无奈,但是他是她爱的人。一个人为了自己爱的人,可以做很多在常人看来不明智,不通情理,甚至对自己残忍,对别人伟大的事情。我认为于凤至就属这一类。

而张学良在于凤至和赵四之间做的选择是出于真爱,这个举动对于凤至来说是残酷的,(就象任何一个没有被自己爱的人选择一样地残酷。)但张学良选择和赵四在一起,至少成全了两个人的真爱与幸福。试想,如果张学良迫于压力回归于凤至,那就是三颗破碎的心,没有一个人真幸福!
引用 王木木 2014-5-28 12:41 AM
语婷好,

“软禁50年是不是也对他的忠贞有帮助”,哈哈哈,您说对了, 100%的帮助。
引用 荞麦 2014-5-28 04:50 AM
“于凤至和赵四都爱张学良。
从这两个女子的角度看,她们都是爱情至上的。张学良甚至也是爱情至上了。”


“爱情至上”,何以见得? 张将军在人问起赵绮霞(一荻)时,曾说,赵 “是一位好玩的小姐”。张将军有文采,诗写得很漂亮;至爱一个人,竟用 “好玩” 来形容。

我架上有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的《我与汉卿的一生》(副标题:张学良结发夫人于凤至回忆录),由 于凤至口述、美国张学良历史研究中心提供。这是于凤至女士1989年(过世前一年)口述的回忆录,由她的义子萧朝智记录整理而成。不过,于凤至大部分的回忆,都是关于张将军的政治生涯和她自己的参与。至于感情,着墨不多。醒目的是她的态度,『我生是张家的人,死是张家的鬼。』(page 62)

我抄几段于凤至自己的回忆在这里,

『驻军统领张作霖和我父亲相识,相交很好拜了把兄弟。张作霖看我读书很用功,常夸我是女秀才。后来,他向我父亲提亲,说他大儿子汉卿很听话,肯上进,将来也要在军队发展,需要我这样的女秀才帮助。那时代的婚姻是父母包办决定,我爹娘疼爱我,认为当官的都三妻四妾,会受委屈,拒绝了这提亲,说我的婚姻须我自己同意才行。张作霖竟然同意这说法,他叫汉卿来郑家屯住住,让我们两人相处、相熟,自行决定。汉卿处处依着我,听我的话,他这种态度使我很满意。当他拉着我的手,说他永远听从我的话,决不变心时,我点了头,这样才订了亲,我和他是姻缘啊!』(page 56)

『在汉卿掌握半壁江山的权势和大帅遗留的巨大财富之下,很多女人为谋取私利,不顾道德和法律,用一切手段缠住汉卿。汉卿对女人又十分随便,前后有很多女人和他发生关系。对此,我从不过问。我相信他决不负我。只有对王正廷的妹妹,他找我要求我接纳她作二房,说她人品好,留学归国,学识很高。并因王正廷的关系和政府要人都有渊源,一再要求,为此事我再三考虑后拒绝。』(page 70)

『这群女人中有一个叫赵绮霞,她父亲是政府中主管经济的要员,她因终日在舞场流连、不肯上学,被称为赵四小姐,她追逐汉卿,报纸杂志大肆渲染。她父亲管教她不听,登报脱离父女关系,成为一时新闻。她以此为由,托人找我,要求任汉卿的永久秘书,服侍汉卿的生活,汉卿要我决定。我可怜她14岁幼龄,无家可归而允许。』(page 71)


photo (1).JPG
引用 yi_ran 2014-5-28 09:40 AM
本帖最后由 yi_ran 于 2014-5-28 11:03 AM 编辑

手边有张学良口述,唐德刚编的《张学良口述历史

第三章题为:平生无缺憾,唯一好女人
题记是:我从来不追女人的,很少,没有。可以说一两个女人我追过,其他的我没追过。都是女人追我。

第一节 贤妻良母于凤至
那个辽源州的商务会长啊,后来就是我的岳父,他跟我父亲非常地好,他看中了我父亲。人们常说慧眼识真金,他说我父亲这人可不是个平常人,他将来一定会有作为,就给我订亲家。我太太比我大三岁,就订亲了。我们那时候都要订亲,我根本就不知道她什么样的,所以,我跟我太太就是不太和气的。

我的孙子、孙女好多呢,那些乱七八糟的都是我太太把我放纵的。

我跟你说什么道理,我跟我太太啊,我不喜欢我的太太,我们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我跟我太太说,你嫁错了人,你是贤妻良母呀,可是张学良不要这个贤妻良母。我是上战场的人,那打起仗来,真不知道谁能回来谁回不来。我跟你说,她对我很好啊,怎么好?我给你说个中道理,你们大家大概都不知道,我太太生我的这个第四个孩子的时候,就得了很重的病,差不多是不治之病。

那时,她的母亲还在,那我父亲很喜欢我这个太太,我父亲跟她的父亲也很好,所以我们做了亲。她比我大三岁,那会她病得已经差不多了,中外医生都束手了,都说她一定要死了,那么,她给我扔下四个小孩子呀。于是,我岳母和我母亲她们就商量,我太太有一个侄女,就要我娶她这个侄女,以便给她照料她的孩子。

这我就反对,我跟她们说,她现在病这么重,真要我娶她的侄女,那我不就是这边结婚,那边催她死吗?那叫她心里多难过?我说,这样,我答应你们,如果她真的死了,我一定娶她侄女,你当面告诉她,她自己要愿意,愿意她侄女将来给她带孩子,管着孩子。这样呢,大家放心了。

她后来病就好了,没死。那么她就为这件事情很感动,所以对我也就很放纵,就不管我了,拈花惹草的。她也知道我和她不大合适。

(后来)她随我到南京,又到了上海,我的太太拜这个宋老太太为干娘,那时候都兴认干亲,我太太是宋老太太的干女儿。

[编者注]于凤至曾拜宋美龄的母亲为干娘,宋母认她为四女儿。

第二节 我和赵四

有人开玩笑说,张学良跟赵四小姐恩爱。其实,如果不是把张学良关起来了,他可能早就去找别的女朋友了。

  我跟你说,我这个生活呀,就到了三十六岁,假如没有西安事变,我不知道我还会有什么经验呢。

  所以,我现在的太太,有一天,她跟我说句话,她说如果不是西安事变,咱俩也早完了,我早不跟你在一块了,你这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也受不了。

  我跟你说,她是这样子,当年我到溪口(1937年1月)的时候呀,蒋夫人不让她跟着我,觉得她像个姨太太一样,蒋先生也是不方便的。可是到了北投(张学良在台北的寓所),到了这个地方以后,蒋夫人非常喜欢她。我跟她结婚,差不多是蒋夫人的力量。我们结婚的时候,蒋公没去,蒋夫人去了,可以说我们能结婚,有蒋夫人一半的力量。蒋夫人非常喜欢她,当年不喜欢她,后来非常喜欢。
引用 yi_ran 2014-5-28 10:01 AM
张学良对于凤至有爱情吗?不觉得。于凤至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她漂亮能干,可以说即使是对于张家这样的家庭,她作为女主人也是称职的。
张学良对女人有爱情吗?呵呵,即使有,也非一般人定义的爱情也。
引用 拙林 2014-5-28 11:36 AM
本帖最后由 拙林 于 2014-5-28 12:37 PM 编辑

看了这些当事人的口述,觉得于凤至有点像薛宝钗。 她更是嫁给了这个家,一生的心血也给了这个家。  由此可见她不是个新潮的民国人,思想上相对保守,可能和从小的家教有关,也可以想象会受老一代,像宋母类的人喜欢。  有点像张幼仪,只是张学良的“乱”,比起徐志摩更随便,毕竟家更大,而且是在军队环境里。
引用 语婷 2014-5-28 03:29 PM
荞麦 发表于 2014-5-28 01:50 AM
“于凤至和赵四都爱张学良。
从这两个女子的角度看,她们都是爱情至上的。张学良甚至也是爱情至上了。”

说到这三个人,我的认定是这样:

于凤至和赵一荻都爱张学良,而张学良只爱赵一荻。

于凤至为张学良所做的一切努力和牺牲,大多源于她对张学良的爱情及幻想,还有痴情和信念。这也是为什么她坚持了那么久,但终于还是放弃了。坚持这份婚姻是因为她的爱与幻想,放弃是因为她善良。我觉得别人说她是旧制的殉道者有点“外人说事”了~

张学良“不喜欢于凤至”,正象他自己在口述自传里证实的。既然他可以说自己不喜欢,那就更谈不上爱情了?但于凤至毕竟是一个令人尊敬和优秀的女性,张学良对她还是有不少敬重的。张学良对她的私人感情比较浅,大概都没深过父母之命和他的顺应。但即便是这种顺应和浅浅的感情,已经足够打动少女时的于凤至;加上以后张学良在她病重期间所表示的维护和尊重,她更加把自己的感情和生命都系在这个年轻少帅的身上。换一个女子,即便是现代的女子,也不见得都会做决定说:你张学良拈花惹草不忠贞,我和你离婚了!或是说,你既然不爱我,我和你离婚了!。。。即便是现在,还有很多痴情女,明知先生已经不在乎她们了,但她们还爱着她们的先生呢,她们再苦还是要在婚姻里。实在被丈夫抛弃的,十几年过去仍然独身落泪呢。人与人不能比,每个人怎样种植她们的爱情,不一样。

赵一荻是个人物,而且即便是十四岁,也绝不仅是个整天在舞场里打发时间的小混混。有些素质和胆识,是不能以年龄论断的。如若不然,赵四不会得到于凤至后来的某种接纳,以及宋美龄的喜爱。摘录中于凤至只提到她当初一刻对赵四的网开一面是怜悯,这可能是当时的,重要的,因素。但赵四本人的素质和真爱,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部分。

我认为在张学良和赵四之间,除了一般的精神感情上的“爱情”之外,他俩是有某种身体吸引或说身体化学的契合的!爱情这种东西,一半是精神,一半是身体。精神力量强大的可以维护一份很长久的婚姻,但身体力量强大的,可以维持一份在外人看来完全不可思议的婚姻。

我认为,张学良在于凤至与赵四之间的选择是正确的,人道的,诚实的,爱情至上的,没有为了任何其它压力和因素屈服的。如若不然,换位而处,我们会怎样做?去和自己不怎么喜爱的于凤至守一辈子在外人看来应该的婚姻?难道那样不是对张学良的画地为牢吗?

没有那50年的软禁维护,张学良与赵四的爱情很可能因为环境原因,也走不长。但爱情已尽,缘分即尽,分手也无妨,任他人闲话;但这50年的维护是存在的,这张赵的相依为命是事实,这恩爱的爱情与婚姻,也是事实。人们不由得为这终得善果的赵四的爱情归宿,而满足而赞叹。而另一边,这50年的软禁却造成了于凤至更加无望的空守,这也是事实,而且对这样一位贤淑聪慧善良的女子来说,50年的时间,更是一种惨烈和残酷。


对于凤至来说,除非她没爱过张学良,除非她停止了对张学良的爱,那么她作为妻子和母亲,坚守这份婚姻,没有丈夫的婚姻,是对的----虽然没有丈夫的爱,但这个身份,这个家,养活了她心中的爱情;这个身份这个家,也养活了上面的老的,下面的小的。当老人离去,孩子长大,自己渐老,爱人无归,赵四几十年对爱人的爱与侍奉证明了他们自己,于凤至选择同意离婚。我只能说,她是一个智慧又善良的女人。


我一直不太接受她是旧式婚姻的殉道者的说法。
=======

名人生平,一要兼听则明,另要只信一半,(另半由自己推测和认定),因为即便是写自传,也并不是很多人都有勇气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最痛和最暗;外人写的生平们,就更是扑朔迷离了。

至于“好玩”一词,如果那是张学良二十出头初识十几岁的赵四时,和朋友说的一句话,那会是某种解释;如果那是张学良80岁讲自己的故事时评论赵四的话,那又有另一重意思。。。

我自己也真希望多些很“好玩”的朋友。。。可惜大半都是不怎么好玩的~
引用 语婷 2014-5-28 03:32 PM
嗯。。。中午时间啊~人来人往中写了这么大一段,容易吗?
中间被大老板叫去开会,然后竟然又帮同事开了几张不空头的支票~。。。心里还惦记着写一半的帖子。

没写清楚的,俺过后接着写~
引用 seaside 2014-5-28 04:33 PM
至于“好玩”一词, I will not take it as naïve kids playing around.
引用 二楼 2014-5-29 12:33 AM
我说一个妈妈所带的徒弟,妈妈在设计院工作带着一个徒弟,春节带着女友来家里拜年,羡慕他俩的黏糊,但妈妈说不看好,于是说了他们的故事。

男的先前在工厂做车工,有个铁杆哥们,我分他们为A和B,妈妈徒弟为A,A后来上大学了,B开始带了一个女徒弟C,C对B很好还一起看电影吃饭,因B和A很铁为炫耀跟A说“我把女朋友带给你看看”,A、B、C一起玩,当C得知A大学毕业在设计院工作时开始套近乎,A无意说画图时图纸易滑落(手画,还没CAD),C几天后拿着自己做的压块(自己车床做的)来A单位送,C说“自己在附近逛马路顺便的”,A不好意思说“那我陪你一起逛”,之后C要求B约她玩要叫上A,开始B想反正是自己的铁哥们没在意,一次去杭州玩B不愿叫A同行说“他单吊尴尬”,于是C说“叫上自己的姐妹”成4人行,A开始感觉不对,A跟C说“你跟B谈朋友出去玩别老是叫我”,C答“没有跟B谈朋友啊,就是看看电影吃吃饭的”,B跟A说“都看电影吃饭了还不算谈朋友吗(老早人男女划分比较清晰吧)?”C一直缠着A,最后A也接受了C并跟B摊牌说“既然C不愿跟你,我感觉C还可以,那我们就谈朋友了。”

妈妈说不看好,说C太势力,她目前眼睛看到圈里B好,等她跳出来看到更好的呢?A和C结婚后A离开设计院出去做生意并有一子,儿子5-6岁时A和C离婚了,C跑深圳,据说是因A的生意惨淡吧。

查看全部评论(23)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7 07:12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