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天涯小站 2.0 首页 拾萃 文史阅读 查看内容

昨夜雨:说说绝句中的对仗

2014-3-28 09:05 AM| 发布者: 星光| 查看: 1001| 评论: 3|原作者: 昨夜雨

摘要: 其实我平时对这个话题也没怎么在意。直到那天有诗友提起,我才开始想了想。现在把我的想法整理一下放在这里。1. 绝句对仗举例有约 司马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湖上初雨 ...
其实我平时对这个话题也没怎么在意。直到那天有诗友提起,我才开始想了想。现在把我的想法整理一下放在这里。

1. 绝句对仗举例

有约 司马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湖上初雨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晚村居杂赋绝句 陆游

作堤蜿蜿六百尺,西崦东村成一家。
春雨乍晴桑吐叶,秋风初冷稻吹花。

绝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 对仗在绝句中的位置

绝句应该是和律诗差不多同时出现的。唐朝之前极少有56字和28字的七言诗,极少有40字和20字的五言诗,甚至可能没有。绝句有可能比律诗稍微晚一些。我这里只是一个猜想。

从格式上看,一首绝句可以是一首律诗中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中间部分,或者头尾两联的合并。七绝是这样,五绝也是这样。

所以,只要看看律诗中对仗出现的位置,就可以看到对仗可以在绝句的什么地方出现。

3. 如何在绝句中写对仗

绝句可以有对仗,但不等于一定要有对仗。事实上没有对仗的绝句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有对仗的绝句。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即使在短短的四句诗里,最好也尽量有起承转合这四个环节,即平稳又有进展,从而达到流畅的效果。

我们知道,对仗是通过一段整齐的文字,对描述对象——包括景物事件心境——进行对比与反复,所以对仗的功能长于细致而短于缓弛。在八句的律诗格式里,通常前后两联都比较展开,而中间两联慢下来,这样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节奏变化——快、慢、慢、快。

而绝句的文字比较少,一旦用了对仗,就会使节奏慢了下来,少了一个层次,从而减少一些流动的感觉。

在绝句中,前两句有对的比后两句有对的动感更强一些。因为前两句是对仗的,读起来的感觉是先慢后快。而后两句是对仗的则相反,读起来的感觉是先快后慢。

当然,诗无定则。有的时候你就不希望有平稳的起承转合,有的时候你就是希望要有这样的快慢效果。

所以,有对仗的绝句也可以是一首好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4-4-12 07:20 AM
学习了,虽然我永远超不过打油水平.
引用 2014-3-28 02:37 PM
很有意思,很有见解,又很有启发。

实际上,律诗、绝句不过是体裁的表现形式,而过去诗词都是用来咏唱的。绝句之外,还有竹枝词,也是七言四句,却因为有了副歌,便不叫绝句了。

再者,对仗也不局限于诗词中,六四骈文,便是通篇对仗。但好像跟节奏的舒缓,没有太大关系。
引用 2014-3-28 02:06 PM
最同意这句话,“诗无定则”。这就像文无定法,英文几乎每条语法规则都有例外一样。
大江大河最终东去,是因为亚洲大陆西高东低,但沿途溪流进出湖泊山川之处多为自然顺势流淌,难免也有方向不同的时候, 但沿岸风物, 照样可能很美。我觉得诗歌词赋何尝不也是如此。有对仗的绝句也可以是一首好诗;没有对仗的绝句也可以是一首好诗。同理,节奏快慢,起承转合和一首 “好诗 ” 往往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查看全部评论(3)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7 12:44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