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68|回复: 8

[批评] 作品阅读与文本阅读:李白“玉阶怨”的两种读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7 07: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品是已被读者阅读并赋予其一定意义的语言产品,它以传达作者的意图为目的,读者只能在阅读中追循大众所认同的意义;文本则指有待于读者阅读并赋予意义的语言产品,它是开放的、未完成的,要求读者参与其中并不断创造新的意义,而不只是通过语言去观看一个先定的世界。作品的意义是单一的;文本的意义是多解的。阅读作品仅需要直接的联系性思维,即把握其中固定的、对应的象征意义;阅读文本则需要隐喻性的跳跃思维,即把每一个象征理解为另外一些象征的延续。下面以李白的闺怨诗“玉阶怨”为例,进一步说明作品阅读和文本阅读的区别。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作品阅读引起的显而易见的故事---这是一首怀人诗:夜色,秋露,望月等意象营造了思人又不见人归的凄清气氛。女主人(多种可能性:幽禁宫女,闺中少女,或是婚后少妇)在台阶上等候情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夜已经深了,冰凉的露水打湿了罗袜。她回到了屋里,透过放下的水晶帘,眺望帘外那一轮皎洁的秋月,幽怨不知不觉油然而生。全诗委婉含蓄,温柔深情。

文本阅读导致的潜在可能的故事----时间:正值秋夜,欲念尽情游荡。天象:明月高挂,气氛浪漫迷茫。人物:女子一人,无任何拘束限制,地点:屋内室外,翘望情人相会。  

诗中每行都含有隐晦暧昧的意象----玉阶、白露、罗袜、水晶帘、玲珑、秋月。玉阶是白色的台阶,更是女人洁白如玉的肌肤,它象征感情和欲望。玉阶宛如四肢舒展、凸凹有致的身躯,是通往屋内(暗指女性体内)的必经要道,也是撩拨性欲的前奏。“生白露”说明女人无声等候多时,直到台阶上面渗出露珠,也可引伸为女子大胆性幻想之后,体内所产生的微妙生理变化。一个 “露”字,既点明夜间的寒意,也意表女人侗体的暴露和性欲的外显。“夜久侵罗袜”形象指出女人等待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直到露水打湿了她的罗袜,然而它却以既内敛又夸张的引申寓意,展示了女人渴望性爱、爱液渗溢的情景。此时的她已经进入欲望幻觉的想象世界。诗前两句高度概括了身体欲望的发生、展开、最后达到高潮的过程,“生”和“久”则充分显示了这一时间过程的延续性及持久性。

诗前半部分的身体欲望是先在屋外发生的(居所外面的白色台阶),身体也是外露的(脚下有袜无鞋,身上白肌雪肤),其欲望的结果也是外在可见的(爱露浸润下体)。性幻想高潮之后,夜更深了,天更凉了。不胜寒意的身体遂由屋外移到室内,欲望也从外露转入内显。室外的身体欲望强调肢体外表(玉阶和罗袜),屋内的身体欲望侧重脸部情绪(玲珑望秋月)。欲望从体外层次转化为心理层次的思念,也因珠帘的遮挡而更加显得内在和神秘。从室外到屋内,地点换了,但欲望/思念仍在继续----凝望秋月的“玲珑” 面孔要和“玲珑”的秋月对望到什么时候,无人能够知晓。

夜深人静,正是欲望自由驰骋的时刻;玉阶罗袜,优美的身材正在昭示情欲。“玉”“欲”谐音,“玉阶生白露”,实为“欲皆生白露”,蕴涵了常人的心理生理现象。“玉阶怨”也可视为“欲皆怨”:欲望得不到满足当然会生怨气。这首短诗隐喻精彩,意象纷呈,读者若积极参与解读是能够理解其中的精髓的。

因此可知,光凭趣味和享受,阅读作品会沦为一种商业消费活动;而本着不顺从文化习惯和先验传统的独立精神,阅读文本才有可能升华为一种冲动和活力,阅读者才不会成为文化/文学消费者,而是一跃变成主动的生产者,进而去制造另一个新文本。如果说阅读作品是享受的愉悦,那么,阅读文本就是创造的狂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7 12: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磨来了?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2: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凡草。这次主要是为八月的文章投稿来的,也向风雨、友明,文章等朋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7 13: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字写得很有意思。

阅读他人的一部作品,或是引起共鸣,字里行间将自己压在心里未能表达出来的东西给完美地表达了出来,于是忍不住要像京戏票友那般台下大喝一声彩;或是触动到心底的某个角落,借他人的文字,演绎自己的心思。 这也许就是先磨兄所说的:

“如果说阅读作品是享受的愉悦,那么,阅读文本就是创造的狂喜。”

李白的这首诗从女性的角度看也很优美。 ‘玉’是古时女性多贴身佩戴的饰物,其特质是温润如水。玉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随温度而变化。

想那年轻女子独立阶下,抬头望月,在伊人的眼中,月光惨白地照在台阶上,深秋的夜里,凄清中是露的寒与霜的肃。这就不难生出“玉阶生白露”的感慨了。

独立良久,霜露的凉意浸侵到罗袜中竟未察觉,可见伊人思念之深。也应了这句“夜久侵罗袜”。

夜已深,本该是放下红罗帐,裹上锦缎被歇息的时候了,要怎般的用情良苦,仍是念念不忘,还要继续“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白露”,“水晶帘”和“玲珑月”,都是非常温婉细腻的字眼儿,如此良辰美景,却只有伊人独立庭中,那份落寞之情便慢慢地从字里行间跃然于纸上。


天信眼中的李白才气果真是过人,可却不是情种。也许是借描述闺中女子的凄清落寞之情来抒发他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结。

这首诗若是借温庭筠的笔写出来,怕就是先磨兄所理解的文本的蕴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7 13: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茴香豆的茴还有五种写法呢。

点评

震惊震惊  发表于 2012-10-27 02:19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16: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信快笔,懂诗懂人。谢谢!

SevenStar: 看见你的签名,很有意思,正好是我评论过的,贴出来供你批评:

意象和张力:解读王翰的“凉州词”

意象就是从心理体验(尤其是视觉体验)生发而出的艺术形象。意象是诗的灵魂,一首好诗必定有意象。“张力”是字面意思和隐喻意义之间相互依托和牵制的一种关系,它也指矛盾冲突双方取得某种和谐,或两种不同、甚至相反的意义共存。张力使词语的内涵/本义和外延/引伸意处于既平衡又紧张的关系之中,从而让意象更加丰满突出。王翰的“凉州词”蕴含了丰富鲜明的意象,而强烈的张力又是构成这一意象的先决条件。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华贵剔透的酒杯斟满了葡萄美酒,当痛饮快乐,一醉方休。看似简单的字面意思里实际上潜藏着深层的意象结构:表面上是出征之前喝酒壮行,实际上,红酒暗示征战将士即将在战场上流出鲜血(全诗的语境和尾句的呼应作了最好的印证)。首句实写饮酒,虚写流血。

        第二句笔锋一转,立即传递了严酷残忍的战斗即将打响的讯息,因为琵琶那快速急促的旋律是从战马上传来的。顷刻之间,畅饮与出战,欢乐与痛苦,和平与战争,生命与死亡,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使诗歌形成一股强劲的张力,感觉意象骤然而生。

        第三句承接上句,进一步突出对立的组合:一面写豪情纵酒,一面写生死搏斗。当这种表面层次的强烈对照置于心理层次上时,就再次构成具象的张力,富有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醉酒与战死这组势不两立的对立双方却被命运牢牢地连在一起,无论是否愿意,必须随时作好准备,迎接死神的挑战,这是何等壮烈的意象。

        首句的红酒暗合鲜血,尾句与之回应:出征将士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红酒喝完之日,便是鲜血流尽之时。一进一出,彰显了命运的不可阻挡,同时也将这种悲壮的张力推向极至。毫无疑问,战士们的斗志是豪情万丈的,全诗洋溢着一种无畏死亡、豪迈奔放的精神,但华美的字句却掩盖着刺人心骨的无奈和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7 21: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先磨 的帖子

谢谢先磨来分享自己的文学见解。

顺便说一下,在我看来,先磨对《玉阶怨》的解读,就是作为文学作品的主动的生产者的一个例子。

点评

Log
:D :D  发表于 2012-10-30 09:55 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0 20: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先磨的解读。美好的作品犹如清泉的水,流进大海之前总是会参进意想不到的物质,而终归是清澈明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谢楼上各位阅读,我的解读只是一孔之见。我认为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肯定是多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5-11-8 10:01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