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小站 2.0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7|回复: 3

中英互譯探討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1 18: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典故的翻譯

除了許多成語以外﹐中文裡還有許多典故。有的成語也是有典故的。所謂典故﹐就是某一個詞語後面有一個故事。所以在翻譯典故時﹐如果不把那個故事說明﹐不要說外國人不懂﹐恐怕許多中國人也不懂。現在問題是翻譯中碰到典故時怎麼處理﹖如果把典故中的故事放進原文的翻譯裡﹐很可能破壞原文整體的譯文。不論在上下語氣連接上﹐或意思貫通上﹐肯定會有影響。所以筆者的意見是﹐把那個典故按字面意思翻譯過去﹐同時在文末放個註解﹐來敘述那個故事。特別在譯詩時碰到典故﹐更非得用註解處理不可。譬如說“葉公好龍”(典出漢朝劉向《新序.雜事五》:「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Duke Ye's love of the dragon。在寫作中﹐可能只提“葉公”二字﹐中國讀者一看就知道是指中國成語。例如﹕他是葉公好畫﹐非為畫也﹐為其值錢。我們就把這句句子先譯出來He's like Duke Ye, fond of paintings, but not for them as art work, but for their value.隨後在篇末作註。關於諧音及一聲二讀﹐造成一詞二義的情況﹐我以為可以基本上按照典故翻譯處理﹐即按字面意思譯後﹐放在引號裡﹐再作註解。這樣可以讓讀者知道作者或詩人是怎樣表達他們意思的。現在舉一聯加以說明﹕
此聯是寫汪精衛的。上聯:昔具蓋世之德﹔下聯:今有罕見之才
正當一班專事拍馬屁者對此聯大加贊賞,汪精衛也洋洋自得時,有人在旁悄悄提醒,汪才醒悟自己被罵了。原來此聯利用諧音,巧妙地揭露了汪精衛這個無恥之徒是“昔具該死之德,今有漢奸之才”。 試譯如下﹕
Having the virtues of the "whole world" before,
With the talents of the "rare traits" now.*
*Wang Jingwei was a traitor and deserved death. In this couplet, the writer used homophony in Chinese. The two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first line meaning "whole world" have the same pronunciation as other two Chinese characters meaning "death-deserving". The two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second line meaning "rare traits" have the same pronunciation as other two Chinese characters meaning "traitor". So it reads literally as if he was praised for his virtues and talents, but the writer put in two characters in each line, using homophony, to blame him for his shameless misdeed.
說明﹕“蓋世”﹐筆者譯成“涵蓋世上所有的”意思。而“罕見”是rare﹐traits意為“特性”﹐在英文裡與traitor接近﹐說這才能具“罕有的特性”。所以英文讀者更能聯係起來﹐而理解為with the talents of a traitor。
        還有比喻等。我認為也可按此原則翻譯。如李白的“危樓高百尺”﹑“白髮三千丈”。如果不按字面意思翻譯﹐就是剝奪了讀者應該知道詩人是怎樣運用比喻的權利。況且百尺或三千丈也不難翻譯。

五﹑人名地名的翻譯

        人名總是音譯。如果有的人名是有意義的﹐也不能按意思譯過來﹐因為讀上去會不像人名。要注意是﹕翻譯出來所構成人名之字﹐不能帶有可使誤解或混淆的意義。例如﹐有人把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女兒CHELSEA譯成“雀兒喜”。居然還有人說譯得好。這是不懂翻譯的人在瞎捧場。因為這樣翻譯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引起誤解。譬如有這麼句話﹕“雀兒喜躍草上”。究竟是一隻麻雀在草上跳呢﹐還是克林頓女兒在草上跳﹖還看到美國中文報上經常提到美國“西東大學”。這能誤會成意譯。那麼反過來就認為美國有個West-East  University。實際上是Seton Hall University。這都是譯者不知道翻譯原則所致。所以外國人名譯成中文﹐所組成的字不能在中文裡構成任何意義。這樣就一看能知道是譯出的外國人名。同樣原則﹐中文人名譯成外文形式﹐一般當然用拼音。如果要意譯過去﹐一定使外國人搞得暈頭轉向。如果陸翔譯成Land Fly﹐外國人一定由此搞出許多笑話來。
        地名可以有兩種譯法。如是有意義的詞構成﹐最好意譯﹐如美國一個WOODBRIDGE  TWONSHIP﹐譯成“橋水鎮”非常好。如中國的青島﹐譯成Green Island Township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外國人多看了就知道是哪個城了。但沒有意義的地名就用人名翻譯原則去音譯。但世界有名的地名﹐人家早有公認的譯法﹐不能自己亂譯﹐得上網去找。譬如日本的首都東京﹐英文中叫Tokyo。不能把它音譯成Dongjing,也不能意譯成East Capital。反過來﹐Tokyo﹐必須譯成“東京”﹐不能音譯成“托克歐”。再譬如New York﹐中文裡已約定俗成為“紐約”。不能因為英文裡new有“新”意思﹐而譯成“新約”。那不成了聖經裡的新約全書了嗎﹖但New Zealand﹐已約定俗成譯為“新西蘭”。前半意譯﹐後半音譯。

六﹑書名等的翻譯

書名等的翻譯當然該按原著的名稱。如“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雙城記”﹑“傲慢與偏見”﹑“憤怒的葡萄”﹑“老人與海”等﹐都是原名。在一定情況下﹐也有不按原名譯的。像Hamlet﹐如果按人名音譯﹐讀者不能通過書名而知道大致內容。當然減低了購買吸引力。以前譯作“王子復仇記”﹐大致告訴了讀者該書內容﹐吸引力也較大。另有法國大仲馬的Three Musketeers。以前譯作“三劍客”﹐能夠招來愛好武俠小說的讀者。且書中人物經常以劍格鬥﹐所以譯成“三劍客”也差離不到哪裡。後來要重譯﹐譯者堅持要用書名為“三個火槍手”﹐以與原書名一致。
        電影片名翻譯也應該與原名一致。不過推銷商為招來觀眾﹐常把片名弄得更有吸引力。如老片Waterloo Bridge﹐以前譯成“魂斷藍橋”。而The Great Waltz卻譯成“翠堤春曉”。那時人們追求雅﹐所以譯得文藝氣息濃厚。“魂斷藍橋”的翻譯﹐總算原文裡還有個“橋”字。而“翠堤春曉”大概取自影片中的某一情節。筆者沒看過﹐不敢斷言。
        總之﹐這方面的情況是﹕學者的翻譯要求忠實原文﹐而商人主導的翻譯考慮經濟效益。沒法統一。不過筆者此文是寫給學者看的﹐不是寫給商人看的。
        同理﹐中文書名等譯成英文﹐當然也須按原意來譯。如紅樓夢﹐有人譯成Red Chamber Dream﹔水滸譯成The Beach。但有些中文古書﹐無法按意而譯﹐只能音譯。如“莊子”﹐本來是個人﹐拿來當作書名。只能按人名原則來譯了。再如“孫子兵法”﹐有人把“孫子”拿掉﹐只譯“兵法”﹕Art of War by Sunzi。把“孫子”放在by後面﹐也是一種辦法。至於書名等裡面有典故﹐只能按典故翻譯原則處理。註釋長一點不是問題﹐總不能讓書名很長吧。翻譯中很多問題只能在具體情況下具體處理了﹐看怎樣妥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1 23: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2 10: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罕見不是rare traits. just rare.
罕見的珠宝, 不能翻成“ rare traits jewelry".  but rare jewelry.

talents of rare traits也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8: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see explanatin above for rare trait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天涯小站

GMT-5, 2024-5-17 03:15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