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杂杂地写了十几篇短文,记录我对南美的一些印象。现在打算讨论一个话题——如何评价南美?虽然我也没有太想明白这个话题。 日本城广场的雕像与各色人种(巴西·圣保罗) 话题的由来之一,是在我们访问一个小镇的时候,一位同行的朋友说,这个地方看起来不错。万一中美进入极端针对的状态,可以跑到这里避难。 开篇的时候我就说过,南美的Passionate Intensity,或者说那边的烟火气,对我来说印象深刻。台湾的烟火气也很好,离大陆也很近,如果两岸关系不那么紧张,当然也是很好的避秦之地。 想一想南美的发展过程,其实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记得高晓松在他的节目里,曾经说过他对南美的看法。具体的细节我也记不太多了,但是他讲的南美的中等收入陷阱,讲到贫民窟之类,印象还很深。 在我这次旅行中,确实我也看到一些阴暗面。比如在圣地亚哥大教堂门前,有一些年轻男子躺在路旁,无所事事,有的身边有小帐篷,有的没有。从面孔上看,他们不像是原住民。导游告诫我们不要靠他们太近。结果我们连一张教堂的全景照都没有拍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高速公路旁,可以看到一些建筑质量不高的3-4层小楼房,没有封顶,却有居民住在其中。 除了旅游经济之外,这次路上所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农业与渔业的景观,很少看到什么工业的场景。在智利的一个港口城市旅游,一位原住民导游说,他在年轻的时候在鲑鱼农场干过,但他不喜欢。后来去读书,回来当了导游。现在公路上还是充满了运送人工饲养鲑鱼的各种车辆,其他的工作机会不是很多。 所以,如果非要选择一个避秦之地的话,可以去南美吗?如果去的话,应该选择都市,还是选择小镇呢?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