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书展。 每年都是这时候,这是我连续第三年参加。 今年是冲着“中国”作家去的。 哈金的"Political writing"。我挺稀奇,没想到哈金是这样定义的。 听哈金讲呢,意思是他85年来美国,本来是准备学完回去的,结果89运动,他就留了下来。所以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他的命运跟政治有关。他的写作肯定也同理。 哈金讲话慢条斯理,有明显的口音。但是很稳重,美国人也很买账,他念自己的小说,念到有意思的地方,底下也笑着捧场。 他说有次提到“Every Chinese's destiny is in politics”,原以为也许有人会不愿意听,结果是恰恰相反。 ![]() 印象里还是他书中的样子,却是头发都白了,也光。 讲完,上前问候。他问:我们以前见过吗? 没有。我答。买过他的"War Trash", 可惜忘了带,只好让他在会议日程上签名留念。 有个老美上前致意:Xue Fei, I have been following you since the Emory days. 哇,老美还知道哈金的原名呢。 这是我喜欢住这里的一大好处吧,就是每年都可以见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小说家们。 纽约客上的小说家更多啊。因为短篇小说O Henry奖在此颁发,旁边不远就是欧亨利纪念馆。 今天去的另一个讨论是科幻小说。 科幻近年来很盛行,Ken Liu尤其锋芒。中文名刘宇昆,科幻届称小刘,出生在大陆,9岁来美,所以中英文俱佳。 他的厉害处是除了自己写小说,还翻译。科幻小说的雨果奖,只要是中国人得,不用看就知道是他翻译的。(大刘,刘慈欣的《三体》就是小刘翻译的,还有今年的雨果奖《北京折叠》也是他译的。) 他讲了自己的写作历程。 文学启蒙是从看化学书开始的,他爸爸是化学老师,家里面这类书当然多,他看啊,还到处找人物。 没人物,就是公式啊。 后来他看到《三国演义》,很喜欢,特别是诸葛亮。 他的祖母影响也大,就是小时候总是跟着祖母一起听评书,听到有趣的一起笑。所以新书也是献给祖母的,可惜祖母没看到。 他很厉害,有个工程师全职工作,还写作。 问他哪里来的时间写作。答曰:在上下班搭火车的路上。 他把短篇小说比喻成虫子,长篇是大象。长篇不是把短篇增大,就像虫子再怎么长也变不成大象。 他的新书八百多页,太厉害了。 ![]() 他说小说家的任务像是建房子,你的任务就是把柱子立起来,墙壁竖起来,门窗安上。 至于你的读者进到房子里看到什么,不是你的任务。 小刘今年四十岁,平头,两鬓霜迹隐含。鼻直口不方,眼神很厉。 Laura Bush和女儿也来了。可惜大早上,时间对不上。 |
Dajon: 恭喜出书![]()
怎么想起写儿童主题的?除了电子书,有实体书吗?
fancao: 羡慕。以前住芝加哥,很经常有这样的活动。现在闭塞得很。
星光: 喜欢你侃的这些作家轶事。
轻风:
yi_ran: 看过哈金的等待。故事很平实。
红豆: 鼻直口不方,是说嘴是歪的吗?![]()
八月风: 小刘除了译书,好像自己写的书也很好看。当然我只是听说,还没来得及去找他的小说来看。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