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又出事了,而且又是在印尼。不过这次出事的飞机,是波音737-500,也就是上一代的飞机(波音737NG),不是波音737max。看到消息说飞机起飞不久就失联,然后在海中找到了飞机的碎片,但是飞机失事的原因还没看到报道。
唉,真是命途多舛。
再看看波音飞机公司当初的宣传片,看看那一飞冲天的气势。:
Boeing's 737 MAX on Flying Display
不过我还记得当初还在视频下面看到了一头栽地的评论,今天去找,却找不到了。我怀疑是被删掉了,因为现在下面的评论,最新的也是3年前的。过去三年中没人评论?感觉怪怪的。
我的心中,却是一片悲哀。航空,飞机制造,制造业中的皇冠。波音,百年老店,怎么落到了这个地步。
但这不是无迹可寻的,王孟源在他的博客里,详细叙述了波音近年的发展轨迹。这个王孟源很有意思,是从台湾来的,学的是高能物理。后来进了华尔街,搞了自动交易。再后来就退休了,专门写博客,很有见解。
【美國】【工業】波音衰敗之源
http://blog.udn.com/MengyuanWang/131174635
究其根源,还是利益所致。波音以前是工程师文化,以追求高质量和安全为目标。但是后来出了几位总裁CEO啥的,都是唯利是图的贪子,只知道赚钱,根本不考虑安全、质量等问题,甚至还有的在安全记录上作假。甚至连把总部从西雅图搬到芝加哥,都是为了避开那些工程师们,眼不见心不烦。开头是一直不理解,波音在西雅图好好的,干嘛把总部搬到根本就没有自己工厂的地方。读了博客才明白,原来是这样,这就不奇怪波音会出这么多幺蛾子了。
展望:
出了这么大的篓子,那么波音还有机会么?这就要看波音的新领导团队的智慧了,毕竟是百年老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老底子还在,技术人才还在,不过企业文化似乎已经变了。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消费者对波音的信心,让人重新愿意坐波音的飞机。在这点上,我承认我的信心不足啊,因为我还没有看到波音切实有效的改进,不过我又算老几啊?
那么对手呢?波音737max的直接对手,就是空客320neo,其实波音737max就是针对空客320neo开发的。那么波音这边的订单一取消,得益的肯定是空客,因为在这一级别的飞机上,目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A(Airbus),要么B(Boeing)。
也不尽然,比如说前段时间看到报道,只飞波音737的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现在也开始考虑采购空客220(Airbus 220)飞机了。空客220是什么飞机啊?原来是加拿大的庞巴迪航空公司(Bombardier Aerospace)的C系列飞机。后来庞巴迪被空客买去了,型号就变成了空客220。
Airbus A220-300
[img=real]https://airbus-h.assetsadobe2.com/is/image/content/dam/products-and-solutions/commercial-aircraft/a220-family/a220-300/Airbus-A220-300-2.jpg?wid=1920&fit=fit,1&qlt=85,0[/img]
Airbus A220-300的载客量是130 - 160人,比波音737max和空客320neo都少,但是市场定位不同,有些时候也不需要那么大的载客量。
另一个潜在的对手,就是中国商飞(COMAC)的COMAC C919,初步设计的载客量是156 - 168人。以后的发展型,可能载客量可以追上空客320neo或波音737max,不过这是以后的事。
COMAC C919
[img=real]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b/COMAC_B-001A_May_2017.jpg[/img]
前两天看到消息,说C919刚刚完成了极低温度(-35C以下)的试飞,通过了检验,预计今年能完成全部试飞项目,那么就可以进入商业服务了。
不过C919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先是去年什么时候,有消息说美国要禁止为C919提供发动机,因为C919用的是美国的通用电气(GE)和法国的赛幡(Safran)合资的CFM International LEAP公司的LEAP-1C发动机,跟空客320neo和波音737max用的是同一款发动机,空客320neo用的LEAP-1A,波音737max用的是LEAP-1B。禁售的理由是怕中国逆向工程仿制,偷美国的技术。但这个传闻,被川大王断然否决。原因很简单,你看看GE的股票价格在哪里?而GE的发动机部分,还是GE里最赚钱的分部,说什么也不能跟钱过不去啊。而且GE在中国分部的一个副总裁也说了,他们要仿制的话早就做了,因为发动机90%的零部件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为什么不做啊?因为这是商用飞机,你还要卖给别人赚钱的,就不能把事情做的那么绝。对于从俄国进口的发动机,就没那么客气了,仿制了他们好几款发动机。
然后就是前两天川大王在下台前,又把中国商飞(COMAC),列在国防部的黑名单上,禁止美国资金对COMAC投资。这事还没有涉及到供应链,但总归让人不舒服,也没法筹到美国的资金。
不过也没那么悲观,因为中国自己也在开发商用涡扇发动机,长江-1000A,前两天看到消息说点火试车圆满成功。不过这个离真正用到商用飞机上还有一段距离,毕竟可靠性是要有时间来考验的。但不管怎么说,比没有备胎强。
另外就是飞机上的其它系统也是美国的,比如说飞机控制(飞控)系统。但我觉得选取国外的产品完全是从商用角度考虑,因为你的飞机是要卖的,不光是国内,还要卖到国外市场,那么用成熟的技术,飞机可靠性就更容易让人放心。真要是给禁运了,也没那么可怕,因为运-20已经服役在天上飞了,那可全是自己的技术,别人也不会卖给你的,所以我觉得备胎也不是问题,只有可靠性需要时间来证明。
总之,前途光明,就看随后的产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