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想说说对《诉衷情》这个词牌格律的认识。 在谈到具体的平仄押韵规则之前,首先要确立一个前提,就是所谓的平仄押韵规则,必须以历史上的优秀作品为依据,而不是以词谱著作为依据。历史上的词谱著作,一是为了总结前人的规律,二是为了帮助读者填词提供方便,而不是提供规范。但是这些词谱著作都是学人编制的,本身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诉衷情》这个词牌上也不例外。 限于篇幅,这里不打算对每一部词谱都加以评论。先以目前流传比较广的《钦定词谱》为例。这部词谱是这样规范44字的《诉衷情》(书中名为《诉衷情令》)—— 青梅煮酒斗时新 ◒◎◓◒◉◉◎◎ 天气欲残春 ◒◓◓◒◎ 东城南陌花下 ◒◎◒◓◒◓ 逢著意中人 ◒◉◉◎◎ 回绣袂 ◎◉◉ 展香茵 ◉◎◎ 叙情亲 ◉◎◎ 此时拌作 ◓◎◒◉ 千尺游丝 ◒◓◒◒ 惹住朝云 ◓◉◎◎ 从这个例子上看,被规范为必须“平”(◎)仄(◉)的字比较少,而可平可仄(◒)或者可仄可平(◓)的字比较多。 今人龙榆生先生有《唐宋词格律》一书,是现代人所编的经典词谱之一。但这部书1978年初版时,《诉衷情》条目下,引用的是温庭筠的33字《莺语》,这个词谱对今人帮助不大。现在的龙榆生纪念网站上,已经改用了44字体,而且利用了网站的便利,提供了6首例词。原先的33字体,现在成了别格。下面是一个截屏的词谱: 从例词来看,网站上提供的44字下半阕第12字显然有误。 我对龙榆生先生上述词谱的修改,主要是增加了一些“中”的规范——也就是可平可仄或者可仄可平的字。龙榆生先生的词谱,上下半阕之间的宽严程度是不一致的。我认为词的平仄还是应该考虑词的结构。和诗句一样,一句词是由一个或几个词构成,每个词多数由两个字构成,即双声词组。双声词组的末字一定要符合平仄规则,首字则依据末字的平仄,属于可平可仄或者可仄可平。 对于《诉衷情》这个词牌,我建议对在平仄做如下的规定,以抛砖引玉: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 仄平平 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这里的黑体字与红字都属于必须平或者必须仄,红字是押韵的字。而没有加粗的“平”或者“仄”,表示可平可仄,或者可仄可平。 最后记录一首我最近写的《诉衷情·雪》—— 呼来寒夜降玉鳞 凝萃迎新晨 琼枝玉叶窗外 庭院积尺深 叹白雪 色清纯 质诚真 与谁相伴 梅送暗香 松展精神 庚子年十月十七 本文到处结束,敬请指正。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